[實用新型]一種檢測簡支梁橋支座脫空量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59637.6 | 申請日: | 2016-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920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航;解瀟;張立興;邊鳴;張雷雷;范超;惠小記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G01B5/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0064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簡支梁橋 支座 脫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土木工程橋梁支座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檢測簡支梁橋支座脫空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橋梁支座是橋梁中的重要構件,用于將上部結構的力傳遞到下部結構中,其受力特點為只能承受壓力。如果支座沒有受到壓力,表明該支座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這種狀態就是支座脫空。支座脫空代表橋梁改變了其原有的狀態,使橋梁脫離了設計時的受力形式,一般都是橋梁傾覆的先兆。支座脫空意味著橋梁已經處于失控狀態,工程當中應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保證橋梁結構的安全。因此,對橋梁支座脫空的檢測就顯得很有必要。
檢查橋梁支座的脫空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壓力傳感器法,即在支座安裝過程中,將傳感器與支座上下放置,通過傳感器的變化來確認支座是否脫空。但此方法要求成橋前將傳感器安裝在支座處,對于已經建成的橋梁,明顯是不合適的。所以,就有了另一種比較容易實現的方法——刀片法,即用很薄的刀片探入到支座與橋梁直接的縫隙,來判斷支座是否脫空。但這種方法并無法測到具體的距離,且在實際工程當中,受限于高度,環境,甚至光照的影響,對支座脫空的測量很多僅采用人工觀測的方法來主觀確定。因此,開發一種無需在施工期間事先安裝傳感器且能最大限度適用環境條件和人員水平的高精度測量裝置,以確保對在役橋梁支座檢測時的精確和方便,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或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簡支梁橋支座脫空量的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檢測簡支橋梁支座脫空量的裝置,包括尺面主體,尺面主體上安裝有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所述第二測量桿內設置有安裝通道,第二測量桿的末端貫穿安裝通道,第二測量桿能夠沿安裝通道的長度方向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尺面主體上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刻度,所述第二測量桿上設置有環狀指示線;安裝通道的側壁上設置有條形讀數孔,當第一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桿的頂端齊平時,環狀指示線與刻度中的0刻度線對齊。
進一步地,所述尺面主體上設置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的端部伸入安裝通道內與所述第二測量桿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測量桿的頂端活動設置有第一測量掛鉤,第二測量桿的頂端活動設置有第二測量掛鉤。
可選地,所述第一測量桿的頂端和第一測量掛鉤鉸接,第二測量桿和第二測量掛鉤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測量桿能夠在所述安裝通道內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尺面主體上設置有水準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裝置通過調節第二測量桿的角度以及伸出長度,調節固定螺母的松緊,通過讀尺面主體上的讀數,從而可測得支座與主梁,支座與蓋梁之間的距離,判斷支座是否脫空及支座的富余量大小。
2、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可將螺母擰緊,將右測量桿固定住后拿出來度數,更為方便。
綜上,本實用新型裝置簡單,結果可靠,且易于實施,無需在施工期間提前安裝傳感器裝置,無需頂升橋梁,且測量精度相對較高,尤其適用于在役橋梁的支座脫空量的測量;有效地提高了橋梁支座檢測的效率,同時也減輕了檢測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難度,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方案做進一步詳細地解釋和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測量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含義:1—第一測量掛鉤,2—第二測量掛鉤,3—鉸接點,4—條形讀數孔,5—尺面主體,6—環狀指示線,7—固定螺母,8—水準泡,9—第一測量桿,10—第二測量桿。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解釋和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的檢測簡支橋梁支座脫空量的裝置,包括尺面主體5,尺面主體5上安裝有第一測量桿9和第二測量桿10;所述第二測量桿10內設置有安裝通道,第二測量桿10的末端貫穿安裝通道,第二測量桿10能夠沿安裝通道的長度方向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通過調節第二測量桿10的頂端伸出安裝通道的長度,使得第二測量桿10的頂端與主梁或者蓋梁的端部對齊,第一測量桿9的頂端與支座的側壁齊平,通過測量第一測量桿9的頂端與第二測量桿10的頂端的差值,得到主梁或者蓋梁與支座之間的脫空量或者富余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596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