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維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47368.1 | 申請日: | 2016-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471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楊亞鋒;陳小川;高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2 | 分類號: | 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維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三維(Three-Dimensional,3D)顯示技術已經備受關注,它可以使畫面變得立體逼真,其最基本的原理是利用左右人眼分別接收不同的畫面,經過大腦對接收的圖像信息進行疊加重生,構成立體方向效果的影像。
在人眼觀察真實環境中的物體時,如圖1a所示,單眼的聚焦位置和雙眼視線的匯聚位置是一致的。在人眼觀察3D顯示裝置顯示的畫面時,如圖1b所示,單眼的聚焦位置位于3D顯示裝置的屏幕M上,而雙眼視線由于視差會匯聚到距離3D顯示裝置的屏幕一定距離處的虛擬畫面處,由于單眼的聚焦位置和雙眼視線的匯聚位置不一致,會使觀看者產生眩暈的感覺。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三維顯示裝置,用以解決觀看三維顯示裝置時單眼聚焦位置和雙眼匯聚位置不一致的問題。
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三維顯示裝置,包括:多個子像素和與各所述子像素一一對應的多個光柵結構;
每個所述光柵結構用于將光按照指定方向出射,使所述三維顯示裝置的出射光在左眼匯聚成至少兩個視點,在右眼匯聚成至少兩個視點。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包括:液晶顯示面板和背離所述液晶顯示面板出光側的一側的背光模組;其中,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層疊設置的至少一個波導部和位于各所述波導部的入光面處的準直光源;
各所述光柵結構位于各所述波導部面向所述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各所述光柵結構滿足:其中,
k0為波矢,λ為出射光的波長,n1為所述波導部的折射率,n2為空氣的折射率,θ1為光在所述波導部中發生全反射的反射角,θ2為出射光的出射角,Λ為所述光柵結構的光柵周期,q=0,±1,±2,...。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每個所述波導部為具有波導作用的第一基板。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第一基板的數量為一個;所述準直光源發白光;
各所述光柵結構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第一基板的數量為三個;位于不同第一基板的入光面處的準直光源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各所述光柵結構位于與對應的子像素相同顏色的準直光源所照射的第一基板面向所述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各所述光柵結構的厚度的范圍為100nm至700nm。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每個所述波導部為波導層;
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位于距離所述液晶顯示面板最遠的波導層背離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一側的第二基板。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波導層的數量為一層;所述準直光源發白光;
各所述光柵結構位于所述波導層面向所述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波導層的數量為三層;位于不同波導層的入光面處的準直光源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各所述光柵結構位于與對應的子像素相同顏色的準直光源所照射的波導層面向所述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側。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位于各所述波導層面向所述第二基板一側的緩沖層。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波導層的折射率的范圍為1.7至2。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所述波導層的厚度的范圍為100nm至100μm。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維顯示裝置中,各所述光柵結構的厚度的范圍為100nm至50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473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光解析離子源激光光路
- 下一篇:一種鏡腿彎度可調節的新型眼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