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元件編帶立式上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33356.3 | 申請日: | 2016-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260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屠國權;梁經倫;鄺泳聰;歐陽高飛;何建剛;盧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德富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德速達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東莞理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F11/00 | 分類號: | B21F11/00;B21F23/0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創益專利事務所44249 | 代理人: | 李衛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元件 立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元件修整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電子元件切腳裝置。
背景技術
習知,帶引腳的電子元件,例如電阻、電容等產品在完成前段的加工生產后, 在包裝前需根據客戶需求的尺寸, 將電子元件產品的引腳進行剪切處理。現有技術是:1、手工剪切電子元件引腳,效率低,剪切質量不穩定,導致剪切后的引腳長度精度較差,且無法保證長度的一致性。2、利用模具單次沖壓的方式對輸送帶編帶上的產品進行沖壓將引腳切斷, 單次作業效率較差, 且對產品沖擊較大, 且模具刀口的保養維護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電子元件編帶立式上料裝置,可以連續不斷的完成引腳切除的動作,剪切穩定、準確,使生產線運行更為流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電子元件編帶立式上料裝置,該裝置具有:
一基座,該基座提供走帶槽,以便電子元件編帶順著走帶槽移動,走帶槽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一整腳單元,該整腳單元分布在基座的走帶槽上,靠近走帶槽的入料口,給予電子元件整腳;
一光感定位單元,光感定位單元分布在基座的走帶槽上,位于整腳單元后方,依據電子元件編帶上的料帶孔定位;
一切腳單元,該切腳單元分布在基座的走帶槽上,位于光感定位單元后方,給予整腳后的電子元件切腳。
所述基座上的走帶槽呈U形設計,在整腳單元的前方布設第一帶料輪以及在走帶槽的U形回轉位布設第二帶料輪,第二帶料輪由馬達驅動,走帶槽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在基座的同一側端。
所述整腳單元具有左右壓塊,左右壓塊之間的對合端上設有給予電子元件引腳糾正整形的引腳槽,所述引腳槽為V形。
所述切腳單元具有護本體機構、夾緊部和裁切部,護本體機構給予穩固電子元件本體,夾緊部給予夾緊電子元件的引腳,裁切部切斷電子元件的引腳與編帶的連接;裁切部具有動刀和固定刀,動刀相對固定刀運動來剪切電子元件的引腳與編帶的連接。
所述走帶槽的入料口設有上料導料輪;而走帶槽的出料口設有下料導料板,走帶槽靠近下料導料板的一段設有防脫罩。
所述動刀連接旋轉切刀柄,旋轉切刀柄在氣缸驅動下帶動動刀作剪切動作。
所述基座上設有提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元件編帶在基座的走帶槽中移動,具有良好導向,傳送穩定,可以連續不斷的完成引腳切除的動作,使生產線運行更為流暢;并在走帶槽上依次分布有整腳單元、光感定位單元及切腳單元,從而實現了對電子元件引腳形狀、位置等調整,然后在剪切,達到對待剪切引腳進行定位、擺正以及精確測量,使剪切后的引腳長度符合標準尺寸,且能保證剪切后的引腳長度統一。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科學合理,投資成本低,使用及維護簡便,符合產業生產利用。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圖1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3為圖1實施例的整腳單元結構放大示意圖;
附圖4為圖1實施例的切腳單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德富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德速達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東莞理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未經深圳市德富萊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德速達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東莞理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333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