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32003.1 | 申請日: | 2016-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159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思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精韌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5/10 | 分類號: | B23C5/10;B23C5/18;B23B51/02;B23B2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31302 | 代理人: | 包文超 |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閔行***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造 切削 工具 坯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尤其涉及一種銑刀,其上具有曲線刃。
背景技術
刀具行業大量使用呈圓盤狀的人造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和人造立方氮化硼復合片等超硬材料(參見圖1),將其加工成刀具的刃部。傳統工藝是將原盤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狀(參見圖2)并燒焊(如:真空燒焊或高頻燒焊等方法)到刀具基體(如:硬質合金材和鋼材等)上(參見圖3)。
這些復合片只能貼附于平面上(參見圖3),不能應用于螺旋形刀具上,以此制成的刀具的切削前角小不夠鋒利。對此,行業內采用刃傾角設計,但前角角度只能<15度(而螺旋刀具前角一般在30以上),導致刀具剛性不良;或者采用多段刃以模仿螺旋角,但制造工藝極其復雜,成本也高。
其次,業界多刃刀具只能在大直徑刀具上實現,中小直徑一般只能單刃切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以制造全硬質材料底刃的刀具,該刀具的切削部外徑為0.3mm~75mm,并由超硬質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完整的2刃以上的圓柱類刀具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在外徑為0.3mm~75mm硬質材料上實現制作螺旋刃刀具。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在外徑為0.3mm~75mm硬質材料上實現多枚刃的制造。
對于機加工領域的刀具,如:孔加工刀具、銑刀和鏜刀等,其外觀通常以整體呈現圓柱形較為常見,還具有槽體和切削端部等特征。從加工效率角度,這些刀具一般具有2枚以上的切削刃,切削刃也較常見地設置于切削端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包括
刃口形成層,其上形成切削刃(也稱底刃)和螺旋槽的一端;
本體層,其上形成螺旋槽的主體;
刃口形成層和本體層相疊置。
本體層的材料為硬質合金、鋼或鎢合金,優先選擇含鎢60w/w%以上的鎢合金。
鎢合金含有鐵、銅和鎳之一或幾種金屬,具體為:鎢鐵合金、鎢銅合金和鎢鎳合金等高比重高密度鎢合金。這些鎢合金還含有鉻、錳和鈷等一種或幾種金屬,但不為刀具行業中用于加工刃部的硬質合金。
本體的外徑為3mm~75mm,尤其是3mm~12mm。
刃口形成層為圓柱狀,其軸向長度為0.3mm~8mm,外徑為0.3mm~75mm,材料如:人造聚晶金剛石、硬質合金、立方氮化硼和金屬陶瓷之一種或幾種。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實現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以其制造的刀具,具有螺旋角和完整的硬質材料底刃,這使得刀具底刃加工壽命和加工效果都得到顯著提高。
例如:采用金剛石為刃口形成層制成的刀具對復合纖維材料進行底刃加工,可以獲得涂層金剛石刀具約4倍的壽命和3倍的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圓盤狀超硬材料復合片的示意圖;
圖2為從圓盤狀超硬材料復合片上獲取所需要形狀的貼片的示意圖;
圖3為將所獲得的貼片結合到刀具基體上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制成的刀具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的坯料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坯料包括刃口形成層100本體層200,刃口形成層100本體層200成上下疊置,在刃口形成層100形成切削刃(也稱底刃)和螺旋槽的一端(參見圖7),本體層200上形成螺旋槽的主體。
本體的外徑為3mm~75mm,尤其是3mm~12mm,材料為硬質合金、鋼或鎢合金,優先選擇含鎢60w/w%以上的鎢合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精韌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精韌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320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