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排換熱器和包括該多排換熱器的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27206.1 | 申請日: | 2016-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460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松斌;高玉平;王明劍;袁前;鐘振棠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0 | 分類號: | F25B39/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1593 | 代理人: | 柳興坤 |
| 地址: | 51907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包括 空調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除霜效率方面做出改進的多排換熱器以及一種包括該多排換熱器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通常,在空調系統所用的多排換熱器中,例如在低溫時迎風面的那一排銅管(迎風側換熱器排)結霜最嚴重,而背風面的銅管(背風側換熱器排)處則基本無霜。在進行空調系統化霜時,如果使冷媒(制冷劑)的流程既經過迎風面銅管又經過背風面銅管,則冷媒流經背風面銅管時浪費了熱量,這導致化霜效率較低。
這里,應當指出的是,本部分中所提供的技術內容旨在有助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而不一定構成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或部分地解決相關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空調器的多排換熱器以及一種包括該多排換熱器的空調器,以便改進多排換熱器的化霜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于空調器的多排換熱器。所述多排換熱器包括位于空氣進入一側的迎風側換熱器排和位于空氣排出一側的背風側換熱器排,所述多排換熱器設置有用于所述迎風側換熱器排的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和用于所述背風側換熱器排的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與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彼此獨立。所述多排換熱器構造成使得:當在所述空調器處于除霜模式下對所述多排換熱器進行除霜時,經由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流入所述迎風側換熱器排的冷媒量多于經由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流入所述背風側換熱器排的冷媒量。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包括多個并聯的迎風側子管路,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包括單個背風側子管路或多個并聯的背風側子管路,所述迎風側子管路的數量大于所述背風側子管路的數量。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迎風側入出管的長度小于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背風側入出管的長度。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迎風側入出管的管徑大于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背風側入出管的管徑。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多排換熱器包括第一分流-集流裝置和第二分流-集流裝置,所述迎風側入出管包括第一迎風側入出管和第二迎風側入出管,所述背風側入出管包括第一背風側入出管和第二背風側入出管,所述第一迎風側入出管和第一背風側入出管匯集于所述第一分流-集流裝置,所述第二迎風側入出管和所述第二背風側入出管匯集于所述第二分流-集流裝置。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管徑大于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管徑,并且/或者,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管內壁的粗糙度小于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的管內壁的粗糙度。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迎風側換熱器排為單排,并且/或者,所述背風側換熱器排為單排或多排。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和/或所述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包括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多排換熱器的換熱翅片中的U形管、連接兩個相鄰的所述U形管的彎頭和用于引入或排出冷媒的入出管。
優選地,在上述多排換熱器中,所述多排換熱器為所述空調器的室外換熱器或室內換熱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包括至少一個如上所述的多排換熱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由于在化霜時將較多冷媒分配至結霜較重的迎風側換熱器排而將較少冷媒分配至結霜較輕或基本無霜的背風側換熱器排,因此能夠減少熱量浪費并且能夠提高化霜速度。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圖1為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多排換熱器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清單:
10---多排換熱器
20---迎風側換熱器排
22---迎風側冷媒流動管路
24---第一迎風側入出管
26---第二迎風側入出管
30---背風側換熱器排
32---背風側冷媒流動管路
34---第一背風側入出管
36---第二背風側入出管
40---第一分流-集流裝置
42---第一分流-集流裝置的端口
50---第二分流-集流裝置
52---第二分流-集流裝置的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272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壓縮機并聯機組的回油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冷凍車的微通道換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