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炒菜鍋用攪拌葉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19487.6 | 申請日: | 2016-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37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世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世光 |
| 主分類號: | A47J36/00 | 分類號: | 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7099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炒菜 攪拌 葉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自動炒菜鍋,特別是一種炒菜鍋用攪拌葉片,屬于智能自動化家居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休閑娛樂以及家庭生活越來越混淆,甚至于炒菜做飯,因為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候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加之現代人從小便一直學習,進而步入社會,有些人從小就從未接觸過炒菜、做飯之類的家務事情,以至于炒菜做飯成了一件難事。
為了解決炒菜做飯的問題,有人發明了自動炒菜鍋,只要將一定量配比的食材投入自動炒菜鍋中,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美味可口的飯菜上桌。自動炒菜鍋在炒菜過程中,通過攪拌葉片對鍋內的菜進行翻炒,以使其受熱均勻,常規的攪拌葉片都是一個長條形的片狀物,與鍋底呈一定傾斜角度,通過驅動軸驅動其轉動,然后通過攪拌葉片推動鍋內的食材,進行翻炒。常規的攪拌葉片,只能通過推擠的力量推動食材進行翻滾,以使其受熱均勻,然而此種攪拌方式,效果不是非常好,對有些食材來講,達不到受熱均勻的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提到的現有技術中的炒菜鍋攪拌葉片無法使食材受熱均勻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炒菜鍋用攪拌葉片,其采用分段式結構,攪拌工作部上設有缺口,可將食材由上方翻過,由傳統的推擠攪拌,到翻動攪拌,可使食材攪拌均勻。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進一步還包括: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特殊結構設計的攪拌葉片,將食材由傳統的推擠攪拌,到翻動攪拌,可使食材攪拌均勻,炒出的菜品更好。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驅動軸帽,2-第一攪拌工作部,3-第二攪拌工作部,4-第一缺口,5-第二缺口,6-第一阻擋部,7-第二阻擋部,8-驅動軸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看附圖1至附圖4,本實用新型為一體式結構,人為將其定義為幾段,本實用新型包括驅動軸帽(即驅動軸連接器)1、第一攪拌工作部2和第二攪拌工作部3,第一攪拌工作部2固定連接在驅動軸帽1上,第二攪拌工作部3固定連接在第一攪拌工作部2上,本實施例中,驅動軸帽1用于與驅動軸連接,來驅動攪拌葉片轉動,驅動軸帽1中心軸線垂直于鍋體底面設置,第一攪拌工作部2與驅動軸帽1中心軸線之間呈一定夾角,即第一攪拌工作部2與鍋體底面之間并非垂直設置,而是有一定傾角,以使食材可沿著第一攪拌工作部2翻起,本實施例中,第一攪拌工作部2與鍋體底面之間的夾角為60°~75°之間;第二攪拌工作部3與第一攪拌工作部2之間呈一定夾角,即第二攪拌工作部3與第一攪拌工作部2未處于同一平面內,本實施例中,第二攪拌工作部3與鍋體底面之間的夾角為45°~60°之間,即第二攪拌工作部3與鍋體底面之間的夾角小于第一攪拌工作部2與鍋體底面之間的夾角。
本實施例中,在第一攪拌工作部2頂部設有第一缺口4,第二攪拌工作部3頂部設有第二缺口5,第一攪拌工作部2和第二攪拌工作部3之間的連接部頂部設有第一阻擋部6,第二攪拌工作部3外側端部設有第二阻擋部7,當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第一攪拌工作部2和第二攪拌工作部3沿著鍋體底面推動食材,由于第一阻擋部6和第二阻擋部7的阻擋作用,可將食材向第一攪拌工作部2和第二攪拌工作部3中間推擠,第一攪拌工作部2和第二攪拌工作部3中間均設置有缺口,從而可使食材從缺口處翻至葉片后面,從而達到更好的翻炒效果。
本實施例中,驅動軸帽1頂部呈半球形,方便清洗,驅動軸帽1底部設有驅動軸接口8,用于連接驅動軸,以便于通過驅動軸驅動葉片,本實施例中,驅動軸接口8呈“腰形”。
本實用新型采用特殊結構設計的攪拌葉片,將食材由傳統的推擠攪拌,到翻動攪拌,可使食材翻炒均勻,達到菜品炒得更好的效果。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世光,未經黃世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194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