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11978.6 | 申請日: | 2016-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10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何生平;蔣建榮;傅皇飛;葛曹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佳能閥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47/08 | 分類號: | F16K47/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橋律師事務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華,陳麗霞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富***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體領域,尤其涉及了調節閥。
背景技術
低噪音高壓差調節閥作為高壓介質控制的關鍵閥門之一,目前市場上的高壓差調節閥普遍存在著密封性能差、噪音大、震動大以及壽命短,嚴重影響電廠、石化、煤化工等高壓差裝置的運行,阻礙了高壓差介質的發展,已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自動控制需求,現有的調節閥降壓效果差,且不能轉換為普通閥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迷宮疊片籠套結構單一降壓效果差、功能不能轉換適用性不強的問題,提供了調節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調節閥,包括閥體、設置在閥體內的閥座、一體式閥芯閥桿,閥座內有一中腔,中腔內設有圓柱形的迷宮疊片籠套,迷宮疊片籠套包括環形的籠套、水平設置在籠套內部的圓形的疊片,籠套的頂部與底部均設有封板,封板內設有與中腔內壁固定的彈簧滾子,頂部與底部的封板間的疊片設有多層,相鄰疊片間錯位設置有多個圓珠,疊片的中部設有用于一體式閥芯閥桿穿過的圓孔;一體式閥芯閥桿內部設有L形槽,L形槽從一體式閥芯閥桿頂部延伸到迷宮疊片籠套處,L形槽兩端均與外界連通,L形槽內設有L形桿,L形桿可在L形槽內水平方向上滑動,L形桿端部通過滑動可伸出一體式閥芯閥桿側面并伸入到迷宮疊片籠套內。通過L形桿左右移動伸入到兩個疊片間并上下移動來帶動迷宮疊片籠套上下移動實現高壓差與普通閥功能的轉變。
作為優選,閥體上設有進液通道、出液通道,進液通道位于籠套的外側,出液通道與中腔連通,進液通道與出液通道均呈-30°傾斜。
作為優選,進液通道的進口與出液通道的出口高度相同。
作為優選,還包括固定在閥體上部的閥蓋,一體式閥芯閥桿穿過閥蓋、疊片上的圓孔伸入到中腔底部,一體式閥芯閥桿的底端與中腔連通接觸與不接觸形成密封與不密封。
作為優選,閥蓋與閥體通過螺栓固定,閥蓋與閥體之間設有密封墊片。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對迷宮疊片籠套的機構改進,通過交錯設置的圓珠使得高速流動的流體能在迷宮中相互撞擊、摩擦和匯合,大量消耗動能,有效降低速度的同時承擔絕大部分壓降,大大減小了噪音的產生;并通過在閥桿內設置L形槽以調節迷宮疊片籠套的位置來實現普通閥與高壓差閥的轉換以適應不同的場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2為一體式閥芯閥桿的結構圖。
圖3為迷宮疊片籠套的俯視圖。
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L形槽、2—L形桿、3—進口、4—進液通道、5—出口、6—閥體、7—閥座、7a—中腔、8—閥蓋、9—密封墊片、10—迷宮疊片籠套、10a—籠套、10b—圓珠、10c—疊片、10d—封板、10e—彈簧滾子、10f—圓孔、11—一體式閥芯閥桿、12—出液通道、13—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調節閥,如圖1-圖3所示,包括閥體6、設置在閥體6內的閥座7、一體式閥芯閥桿11,閥座7內有一中腔7a,中腔7a內設有圓柱形的迷宮疊片籠套10,迷宮疊片籠套10包括環形的籠套10a、水平設置在籠套10a內部的圓形的疊片10c,籠套10a的頂部與底部均設有封板10d,封板10d內設有與中腔內壁固定的彈簧滾子10e,頂部與底部的封板10d間的疊片10c設有多層,相鄰疊片10c間錯位設有多個圓珠10b,疊片10c的中部設有用于一體式閥芯閥桿11穿過的圓孔7f;一體式閥芯閥桿11內部設有L形槽1,L形槽1從一體式閥芯閥桿11頂部延伸到迷宮疊片籠套10處,L形槽1兩端均與外界連通,L形槽1內設有L形桿2,L形桿2可在L形槽1內水平方向上滑動,L形桿2端部通過滑動可伸出一體式閥芯閥桿11側面并伸入到迷宮疊片籠套10內。通過L形桿2左右移動伸入到兩個疊片10c間并上下移動來帶動迷宮疊片籠套10上下移動實現高壓差與普通閥功能的轉變。其中籠套10a的側面開設有多個進液孔,L形桿2通過進液孔伸入到籠套10a內。
閥體6上設有進液通道4、出液通道12,進液通道4位于籠套10a的外側,出液通道12與中腔7a連通,進液通道4與出液通道12均呈-30°傾斜。液體從進口5進入中腔7a,經圓珠10b降壓后流入到圓孔7f。
進液通道4的進口5與出液通道12的出口5高度相同。避免因為高度差而引起壓力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佳能閥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佳能閥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119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三維架構非依電性存儲器的控制器裝置與操作方法
- 下一篇:智能水龍頭及凈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