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及其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09193.5 | 申請日: | 2016-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18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順;黃祜樞;林品旺;郭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48 | 分類號: | H01L33/48;H01L33/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2805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戶內 top led 器件 及其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SMD LED封裝技術的產品及結構,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及其支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戶內表面貼裝LED,由于其支架內部功能區引出的管腳在高分子塑料包裹部分為水平面結構,所以高分子上下壓模界面與功能區表面及灌封膠水與內部功能區結合面為一個平面,進而導致功能區與高分子材料及灌封膠結合并不牢固,在產品儲存、運輸及使用過程中,水汽容易從金屬的表面滲入到支架內部,尤其是經過回流焊后或者長時間儲存后的LED產品,經過膨脹后的材料縫隙更加明顯,出現水汽滲透問題更加嚴重:如,燈珠內部存在水汽情況,在產品過高溫回流焊或在使用過程中燈珠內部溫度過高引起水汽膨脹產生應力而損壞LED燈的內部結構造成灌封膠與功能區表面空洞剝離,拉斷引線、拉松銀膠引起失效問題。
同時,目前Top型LED燈珠引腳均采取從高分子塑料中部外伸,經后期折彎成型,因模具折彎的弧度及角度無法完全把控一致,存在較大的誤差范圍,導致管腳會出現外翹或內扣等現象,參差不齊,導致貼片后在整屏出現屏體表面不平整情況。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及其支架,旨在解決現有的戶內Top型LED結構設置不合理,容易因水汽滲入而導致死燈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其中,包括:
支架主體;
設置在支架主體內的反射杯;
設置在反射杯底部的功能區連接部,所述功能區連接部被支架主體包裹置于支架主體和反射杯之間;
一端連接至功能區連接部、另一端延伸到支架主體外的引腳;
所述引腳設置成多彎折的防水彎道結構;所述引腳的另一端垂直于支架主體底部延伸到支架主體外,引腳延伸到支架主體外的部分緊貼支架主體的底部平面向支架主體外側壓平切割成型。
所述的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其中,所述引腳設置成“Z”形防水彎道結構。
所述的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其中,在支架主體的底部設置有增大引腳焊盤外露面積的凹槽。
所述的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其中,所述支架主體由高分子絕緣材料注塑成型。
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其中,包括:
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支架;
固定在支架的功能區連接部內的發光芯片,所述發光芯片通過引線與引腳連接;
在支架的反射杯內填滿起密封作用的灌封膠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提供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及其支架,通過將引腳設置成“Z”形的防水彎道結構,能有效阻止產品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外界的水汽滲入內部,有效解決在使用或者過高溫回流焊過程中因內部水汽高溫膨脹損壞內部結構,而發生失效現象的技術性問題;通過在支架主體內部設置凹槽,增加引腳焊盤的焊接面積,提升LED在焊接后的焊接強度;通過將引腳延伸至支架主體外的部分直接壓平切割成型,避免因模具折彎的弧度及角度無法完全把控一致,導致引腳出現外翹或內扣等現象,可有效地提升LED屏體焊接后的整體平整度效果;整個戶內TOP型LED器件的結構設置合理,全面提升LED屏體的可靠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的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戶內TOP型LED器件的支架,包括:
支架主體1;
設置在支架主體1內的反射杯3;
設置在反射杯3底部的功能區連接部2,所述功能區連接部2被支架主體1包裹置于支架主體1和反射杯3之間;
一端連接至功能區連接部2、另一端延伸到支架主體1外的引腳4;
所述引腳4設置成多彎折的防水彎道結構。
具體地,所述引腳4設置成多彎折的防水彎道結構,可以有效防止在儲存、運輸過程中,水汽直接從引腳4與支架主體1之間滲透到燈珠內部,影響燈珠的正常工作;所述防水彎道結構的彎折的次數越多,燈珠內部的防水性越好,本實施例中,在滿足燈珠內部防水性的前提下,為了節省加工工藝,所述引腳4設置成“Z”形防水彎道結構(即彎折兩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091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