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液晶模組和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106765.4 | 申請日: | 2016-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489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馮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吳昊 |
| 地址: | 261031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側入式 背光 模組 液晶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液晶模組和終端。
背景技術
在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的側入式背光設計中,由于導光板材質的物理特性決定其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在背光源(如LED)工作時會伴隨著溫度升高,導光板會受熱膨脹,為防止導光板受熱膨脹擠傷背光源,導致背光源熄滅,背光源與導光板之間需要預留間隙。因為背光源的入光方式分為單長邊式、單短邊式、雙短邊式,那么依據入光方式的不同,預留間隙的大小也不同,比如:導光板的膨脹系數為3‰,50寸的長×寬尺寸為:1100mm×623mm,單長邊入光式需要總預留間隙為623mm×3‰≈1.8mm,雙短邊入光需要總預留間隙為1100×3‰=3.3mm,再加上結構設計上對膨脹的優化,預留間隙可以縮減,則優化后的50寸單長邊的背光源與導光板一側需要預留0.7mm的間隙,而雙短邊一側需要預留1.8mm的間隙。但是,背光源的發散角有限,預留間隙后背光源的一部分光就進入不到導光板中,而是從導光板出光面側的光學膜片透射出,造成光效降低。
以4014LED和2T導光板搭配為例具體說明,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側入式背光模組的背光源LED的光全部進入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般LED110的發散角為120°,發散角的一半β=60°,導光板120的厚度為2mm,導光板120的厚度的一半bc為1mm,若滿足LED110的光全部進入導光板,則LED110到導光板120的理論間隙ab=bc/tan60°=0.58mm,即LED110與導光板120相距的間隙長度ab小于或等于0.58mm時,LED110發出的所有光可全部進入到導光板120內,光效可以達到最大;一旦間隙ab大于0.58mm,部分光透過光學膜片130射出,這部分光未進入到導光板120 內,這部分光得不到利用。由上述可知,要滿足光效最大,則需要的間隙長度不大于0.58mm,但是50寸的導光板膨脹需要預留間隙為0.7mm~1.8mm,這樣要滿足光效最大的間隙距離,導光板膨脹容易擠傷LED,出現LED燈條熄滅問題。
圖2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側入式背光模組滿足導光板的預留間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LED110與導光板120相距的間隙長度ab大于0.58mm,并符合導光板120膨脹需要的預留間隙0.7mm~1.8mm,這時LED110的一部分光會從光學膜片130透射射出,這部分光未進入到導光板120內,造成光損失,光效降低;還有一部分光照射到反射片240上,由于反射片240具有反射作用,這一部分光經反射后進入到導光板120。這樣雖然滿足了導光板膨脹需要的預留間隙,但是進入到導光板的光就減少了,光效降低。
綜上所述,若預留間隙過小,光效最大,但會發生導光板膨脹擠傷背光源,導致背光源熄滅問題;若間隙預留過大,導光板不會擠傷背光源,但進入到導光板的光就會減少,光效降低。目前的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的是犧牲光效來滿足導光板的膨脹所需的預留間隙,光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光效降低;若采用增加光源個數的方式保證顯示所需的光,帶來經濟成本的增加。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無法同時保證導光板有足夠的膨脹預留間隙,避免擠傷背光源,并達到最大的光效的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液晶模組和終端,以便解決或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側入式背光模組,所述側入式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學膜片、反射片、背光源,所述導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一與入光面相交的出光面及一與所述出光面相對的反射面,所述光學膜片設置在緊貼所述導光板的出光面側,所述反射片設置在緊貼所述導光板的反射面側,所述背光源設置在與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相距一定間隙的位置;在靠近所述背光源側的所述光學膜片的下表層上設置有一層高反射片層,用于將出射到此處所述光學膜片下表層的光線反射回所述導光板的入光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液晶模組,所述液晶模組包 括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上所述的側入式背光模組,所述液晶面板設置在所述側入式背光模組中的所述光學膜片的前側。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濰坊歌爾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1067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