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97008.5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402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蘇明秋;陸顯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慧達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鄭久興,李美玉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旋風 除塵器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塵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
背景技術
工業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油漆粉塵,油漆粉塵嚴重污染了空氣,對人體健康有極大危害,人們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苯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苯中毒,輕度中毒會造成嗜睡、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胸部緊束感等;重度中毒可出現視物模糊、震顫、呼吸淺、心律不齊、抽搐和昏迷;少數嚴重病例會出現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長期接觸系混合物的人再生障礙性貧血罹患率較高,并可引起白血病。油漆粉塵危害較大,需要進行除塵處理。然而,油漆粉塵會自然,不可用常規的布袋過濾方式除塵,只能采用水噴淋的方式除塵。但現有的除塵器均無法很好的起到油漆粉塵除塵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可對油漆粉塵起到高效的除塵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它包括圓柱形殼體、主噴淋器、入口噴淋器、脫水裝置和循環泵;圓柱形殼體的外壁圓周相切連接有線進風管;所述入口噴淋器設置于切線進風管,所述脫水裝置內置于圓柱形殼體的上部,主噴淋器設置于脫水裝置的下方,主噴淋器在圓柱形殼體內部空間形成密集水膜,所述循環泵通過管道連接主噴淋器和入口噴淋器,圓柱形殼體的頂部為潔凈空氣排放口。
所述主噴淋器的下方也設置有一個脫水裝置。
所述設置在主噴淋器下方的脫水裝置,該脫水裝置的上方或下方也設置有副噴淋器。
所述脫水裝置為旋轉離心脫水器,由可旋轉的旋流葉片組成。
所述脫水裝置包括固定安裝于圓柱形殼體的主體架,主體架固定安裝有若干葉片,整體形成上寬下窄的倒置圓臺形形狀。
所述入口噴淋器為旋轉噴頭。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一種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可對油漆粉塵起到高效的除塵作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多重噴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旋風水膜除塵器的分離器,它包括圓柱形殼體5、主噴淋器7、入口噴淋器3、脫水裝置6和循環泵4;所述切線進風管2與圓柱形殼體5連通,切線進風管2與圓柱形殼體5的外壁圓周相切;所述入口噴淋器3設置于切線進風管2,所述脫水裝置6內置于圓柱形殼體5的上部,主噴淋器7設置于脫水裝置6的下方,主噴淋器7在圓柱形殼體5內部空間形成密集水膜,所述循環泵4通過管道連接主噴淋器7和入口噴淋器3,圓柱形殼體5的頂部為潔凈空氣排放口8。
優選的,所述脫水裝置6為旋轉離心脫水器,由可旋轉的旋流葉片組成,旋流葉片轉動過程中,能使得隨著氣流上升的水汽撞擊到旋流葉片上,然后水珠沿著圓柱形殼體5的內壁流下,進而流入沉降池15中。另一優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脫水裝置6包括固定安裝于圓柱形殼體5的主體架,主體架固定安裝有若干葉片,整體形成上寬下窄的倒置圓臺形形狀,該結構能最大程度的使得隨著氣流上升的水汽撞擊到葉片上,然后水珠沿著圓柱形殼體5的內壁流下,進而流入沉降池15中。
所述主噴淋器7的下方也設置有一個脫水裝置6,所述設置在主噴淋器7下方的脫水裝置6,該脫水裝置6的上方或下方也設置有副噴淋器9。如此,形成多重噴淋和多重脫水的結構,讓流下的水珠帶上更多的油漆粉塵讓排除的氣體更為干凈。
優選的,所述入口噴淋器3為旋轉噴頭,實現第一步噴淋,讓油漆粉塵初步與潮濕的空氣結合,便于后續更好的進行噴淋和脫水。
工作時,主風機將場所中的油漆粉塵和空氣抽入,通過切線進風管2進入分離器,空氣在圓柱形殼體5內形成旋風向上流動的態勢。入口噴淋器3讓油漆粉塵初步與潮濕的空氣結合,主噴淋器7和副噴淋器9對潮濕的空氣進一步噴淋,讓油漆粉塵更多得混合入水汽中,水汽撞擊脫水裝置6,使油漆粉塵和水汽在脫水裝置6中變成水滴沿著圓柱形殼體5內壁流下,經過沉降池的沉降進入沉降槽,實現后續的處理,而潔凈的空氣由潔凈空氣排放口8排出。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慧達環保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慧達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970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