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小型鑄件生產的鑄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36295.9 | 申請日: | 2016-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2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滁州市鑫鼎機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8 | 分類號: | B22C9/08;B22D46/00;B22D2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小型 鑄件 生產 鑄造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小型鑄件生產的鑄造裝置。
背景技術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而現有的鑄造加工中,多數是人力操控的較多,一方面智能化程度低,影響生產效率,模型的冷卻時間長;另一方面位數系數高,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事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于小型鑄件生產的鑄造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小型鑄件生產的鑄造裝置,包括殼體和設于殼體內的控制器,所述殼體為空腔結構,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進料口,所述殼體的另一側設有出料口,所述殼體靠近進料口一側的頂端設有澆鑄斗,且澆鑄斗的底端延伸至殼體內,所述澆鑄斗的底端連接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遠離澆鑄斗的一端設有紅外線接收器,所述殼體靠近出料口一側的頂端安裝有冷噴頭,其中冷噴頭位于殼體的內壁上,所述殼體頂端的內壁上安裝有保溫板,所述保溫板位于澆鑄斗和冷噴頭之間,所述殼體底端的內壁上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有傳送機構,且傳送機構分別與進料口和出料口相對應,所述傳送機構包括皮帶、轉軸和驅動電機,所述傳送機構上設有模具型腔,所述模具型腔上嵌裝有紅外線發射器,所述紅外線發射器與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殼體靠近出料口一側的內壁上安裝有計時器,所述計時器、冷噴頭和驅動電機均與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殼體底端的內壁上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設有儲水槽。
優選的,所述殼體上設有開口,所述開口位于出料口的下方,且儲水槽與開口相配合。
優選的,所述儲水槽與冷噴頭相對應,所述儲水槽靠近開口的一側設有手柄,所述儲水槽的底端設有滾輪,且滾輪與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皮帶套設于轉軸外,所述轉軸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導流管上設有控制閥,且控制閥與控制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兩側均設有散熱口,所述散熱口內安裝有風扇,其中風扇包括扇葉為散熱電機,扇葉位于散熱電機的輸出軸上,且散熱電機與控制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計簡單合理,操作方便,利用澆鑄斗和導流管的設計,避免生產過程中溶液四處飛濺的問題;利用傳送機構和紅外線發射器實現該裝置的自動化生產,智能進行澆鑄,方便批量生產,避免人力的直接操作,一方面提高了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系數;利用計時器計時,通過冷噴頭有效加快了模型的冷卻,并且利用儲水槽收集冷卻后的水資源,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于小型鑄件生產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于小型鑄件生產的鑄造裝置的原理框圖。
圖中:1殼體、2導流管、3進料口、4模具型腔、5傳送機構、6澆鑄斗、7保溫板、8冷噴頭、9計時器、10出料口、11儲水槽、12開口、13控制器、14支撐架、15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滁州市鑫鼎機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滁州市鑫鼎機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3629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一體式的流道磚塊
- 下一篇:一種用于砂型鑄造閥體的模具內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