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太陽能集熱內遮蔭裝置的溫室大棚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17574.0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367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國璽;胡昌利;馬武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昊芯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9/22;A01G9/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88 | 代理人: | 楊小雙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太陽能 集熱內 遮蔭 裝置 溫室 大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溫室大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具太陽能集熱內遮蔭裝置的溫室大棚。
背景技術
目前溫室大棚普遍采用外遮蔭降溫技術,該技術具有操作較難,易損壞,占用空間較大,成本高等缺點;外遮蔭的優點為降溫效果好。總體來說性價比較低。
部分大棚采用內遮蔭。一種溫室大棚遮蔭保溫裝置,遮蔭網加雙層膜結構,二者功用相反,在溫室大棚中不會同時使用。但在春秋季節或一些晝夜溫差大、晝間日照強烈,溫室大棚內升溫較快的地區,為適應作物需要,晝間需展開遮蔭網,夜間則要收起遮蔭網,展開另一層薄膜。現有遮蔭及保溫雙層膜結構系統都是各自獨立的,遇到這樣的情況,兩套系統晝夜輪換使用,操作麻煩且不論,成本也增加不少。
現階段幾種遮蔭裝置皆沒有對遮擋掉的太陽能加以利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遮陰又能將遮掉的太陽能加以利用的溫室大棚。
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具太陽能集熱內遮蔭裝置的溫室大棚,在種植植被的地面上采用包括墻體、采光玻璃幕圍合而成;所述的采光玻璃幕的內側面還設有與之平行內遮蔭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采光玻璃幕至少包括頂部的一個斜面;
所述的內遮蔭裝置包括若干水管并列排布而成;
在種植植被的地面下設蓄熱水池;
一水泵的進口端采用管道接入蓄熱水池內,水泵的出口端采用出水管連接分配管的進口端,分配管的若干出口端分別連接內遮蔭裝置中相應水管的進口端;水管的出口端朝下設置;
一集水槽的一端位于內遮蔭裝置的水管的出口端的下方,集水槽的另一端接入蓄熱水池中。
所述的采光玻璃幕固定在大棚支架上表面,所述的大棚支架下設有導軌,所述的內遮蔭裝置采用若干吊鉤軌接在大棚支架下。
所述的內遮蔭裝置中的水管采用金屬軟管,內遮蔭裝置設為可收攏的若干簾狀模塊,所述的若干吊鉤分別設置在相鄰簾狀模塊處,一導軌電機的工作端采用拉繩固定連接若干吊鉤。
所述的蓄熱水池側面呈U形的蓄熱水池腔體,所述的蓄熱水池腔體內用于蓄水,在蓄熱水池腔體的上表面的內槽處設有調節空氣管道。
所述的采光玻璃幕設為折面,其上部設為所述的斜面,斜面的低邊設一垂直面。
所述的墻體采用保溫磚。
所述的采光玻璃幕采用雙層中空玻璃。
所述的采光玻璃幕的上表面還設有濕簾。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一套系統,實現兩種功能,該系統結構及成本降低一半,操作量減半,既節約,又簡便,實現了遮蔭及保溫雙重功能,綠色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內遮蔭裝置、集水槽、蓄熱水池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具太陽能集熱內遮蔭裝置的溫室大棚,在種植植被的地面上采用包括墻體、采光玻璃幕圍合而成;所述的采光玻璃幕的內側面還設有與之平行內遮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光玻璃幕6至少包括頂部的一個斜面;所述的內遮蔭裝置7包括若干水管并列排布而成;在種植植被的地面下設蓄熱水池2;一水泵1的進口端采用管道接入蓄熱水池2內,水泵1的出口端采用出水管11連接分配管10的進口端,分配管10的若干出口端分別連接內遮蔭裝置中相應水管的進口端;水管的出口端朝下設置;一集水槽5的一端位于內遮蔭裝置的水管的出口端的下方,集水槽5的另一端接入蓄熱水池2中。
進一步的,所述的采光玻璃幕6固定在大棚支架上表面,所述的大棚支架下設有導軌,所述的內遮蔭裝置7采用若干吊鉤軌接在大棚支架下。
進一步的,所述的內遮蔭裝置7中的水管采用金屬軟管,內遮蔭裝置設為可收攏的若干簾狀模塊,所述的若干吊鉤分別設置在相鄰簾狀模塊處,一導軌電機8的工作端采用拉繩固定連接若干吊鉤。也即內遮蔭裝置的吊鉤位置處可以折疊或收納;當適宜作物生長的溫度時,通過導軌電機8將內遮蔭裝置折疊起來懸掛在溫室大棚的頂部位置,這里內遮蔭裝置既可以遮擋陽光,其內的水又可以吸收陽光的熱能。
進一步的,所述的蓄熱水池2側面呈U形的蓄熱水池腔體,所述的蓄熱水 池腔體內用于蓄水,在蓄熱水池腔體的上表面的內槽處設有調節空氣管道3,用于對大棚內的空氣的濕度和溫度進行循環流動更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昊芯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昊芯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175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滴水育苗棚
- 下一篇:一種適宜高溫高濕氣候的日光溫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