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半固態壓鑄恒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16902.5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746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袁茂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愛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0 | 分類號: | B22D17/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東麗區無瑕街道經濟發***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態 壓鑄 恒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半固態壓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半固態壓鑄恒溫裝置。
背景技術
半固態壓鑄成形溫度低,對壓鑄模具熱沖擊,可延長磨具壽命,成品組織細小均勻,材料強度高,成本低于鍛造法,生產速率快。目前進入工業應用的主要是鋁鎂合金,這些合金主要集中在汽車領域。但是由于半固態漿料中固相和液相共存,漿料由制漿室流入壓射室后溫度下降,溫度不均衡會導致漿料中固相率和液相率發生變化,產品沖型不完整,內部出現縮孔等缺陷,因此壓鑄過程中半固態漿料各部分溫度均衡是保障順利沖型及凝固的關鍵。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半固態壓鑄恒溫裝置,以解決半固態漿料在壓射室內中各部位溫度不均勻的情況,保障壓鑄產品的順利沖型及凝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半固態壓鑄恒溫裝置,包括外殼和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套設于所述料筒外部,所述外殼與所述料筒之間設置有導熱層,所述外殼與所述導熱層之間設有冷卻層。
進一步的,所述導熱層為導熱材料制成(如高導熱碳纖維等),所述導熱層內嵌有電感線圈,所述電感線圈沿所述導熱層軸向且呈螺旋狀均勻分布,所述電感線圈與外設溫控單元連接,可實現對所述料筒各部分的均勻加熱,所述冷卻層內部中空且通有壓縮空氣,壓縮空氣制冷具有無毒害、安全環保等特點,在所述電感線圈和所述壓縮空氣的共同作用下使所述料筒內半固態漿料維持在相對適宜的溫度,保證漿料內的固液平衡,各部位流動性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與所述冷卻層之間設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內填充隔熱材料(如多孔泡沫、纖維等),所述隔熱層可以阻擋熱量向外散失,起到保溫作用,且與外界隔離,保證作業安全。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上設有入氣管和出氣管,所述入氣管一端伸入至所述冷卻層內,所述入氣管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外殼外部與外設壓縮機連接,所述出氣管一端伸入至所述冷卻層內,所述出氣管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外殼外部與外設壓縮機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料筒內設有若干熱電偶,所述熱電偶一端伸出至所述外殼外部與外設溫控單元連接,所述熱電偶可以實時監測所述料筒內漿料的溫度并返回至外設溫控單元。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于半固態壓鑄的加熱系統具有以下優勢:
(1)螺旋排布的電感線圈和通有壓縮空氣的冷卻層有利于料筒內半固態漿料溫度均衡分布,保證半固態漿料流動一致性。
(2)可實時監測料筒內漿料的溫度,實現自動調溫和保溫功能。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用于半固態壓鑄的加熱系統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電感線圈分布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外殼;2-料筒;3-導熱層;4-冷卻層;5-電感線圈;6-隔熱層;7-入氣管;8-出氣管;9-熱電偶。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1-2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半固態壓鑄恒溫裝置,包括外殼1和料筒2,所述外殼1套設于所述料筒2外部,所述外殼1與所述料筒2之間設置有導熱層3,所述外殼1與所述導熱層3之間設有冷卻層4。
如圖1-2所示,所述導熱層3為導熱材料制成(如高導熱碳纖維等),所述導熱層3內設有電感線圈5,所述電感線圈5沿所述導熱層軸向且呈螺旋狀均勻分布,所述電感線圈5與外設溫控單元連接(圖中未給出),可實現對所述料筒2各部分的均勻加熱,所述冷卻層4內部中空且通有壓縮空氣,壓縮空氣制冷具有無毒害、安全環保等特點,在所述電感線圈5加熱和壓縮空氣制冷的共同作用下使所述料筒2內半固態漿料維持在相對適宜的溫度,保證漿料內的固液平衡,各部位流動性一致。
如圖1所示,所述外殼1與所述冷卻層4之間設有隔熱層6,所述隔熱層6內填充隔熱材料(如多孔泡沫、纖維等),所述隔熱層6可以阻擋熱量向外散失,起到保溫作用,且與外界隔離,保證作業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愛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愛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169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