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及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16141.3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198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佳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佳奇 |
| 主分類號: | E21B33/06 | 分類號: | E21B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創同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純,高青 |
| 地址: | 12401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井 智能 設備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開采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油井智能防噴設備以及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油氣開采行業,例如在油氣生產以及修井作業過程中,防噴器安裝在井口上,為井控關鍵性控制裝置,主要用于控制井口壓力。當油井內壓力過低,液面瞬間上升時,需及時關閉防噴器,使防噴器對油井內部進行密閉,防止井涌、井噴等事故發生,保證作業施工安全正常進行。
現有技術中的防噴器,通過現場的監測終端來檢測油井內的各項安全參數,并通過監測終端的監測結果,主要是通過對油井內壓力的監測,來決定是否關閉防噴器。但是,監測終端僅根據壓力檢測結果來監測井噴以及井涌風險,使得監測結果不精確,不能直接快速的反應油井內的井噴以及井涌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在修井作業現場,現場作業人員需要依靠個人經驗,對井噴和井涌風險做人工識別和判斷,稍有疏忽就會釀成重大安全風險責任事故。
另外,現有技術中監測終端和傳感器之間通過連接導線電連接,使得監測終端的移動極為不便,同時,連接導線的存在也影響了作業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實時性和高預警準確性的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及監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便使用,并能增大作業空間的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及監測系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包括:
防噴器,
監測終端,以及
多個傳感器,
所述多個傳感器安裝在所述防噴器上,并與油井內部連通,用于采集油井內部的多項安全參數值,并將采集到的數據信號傳輸給監測終端,所述監測終端根據接收到的多個安全參數值,對油井內的安全狀態進行實時監測與預警,其中,
所述多個傳感器包括有液面位置探測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油井內部液面高度的變化,所述監測終端根據接收到的檢測數據對井噴風險進行預警。
優選地,所述多個傳感器還包括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油井內部的壓力。
優選地,所述多個傳感器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有害氣體傳感器和可燃氣體傳感器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多個傳感器與所述監測終端之間無線連接,并采用無線方式進行數據傳輸。
優選地,所述監測終端包括數據采集器、處理器和報警器,所述處理器分別與所述數據采集器和報警器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監測終端還包括無線數據傳輸模塊,所述無線數據傳輸模塊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用于監測終端以無線方式向外部進行數據傳輸。
優選地,所述無線數據傳輸模塊為GPRS模塊。
優選地,所述監測終端還包括供電模塊,所述供電模塊分別與所述數據采集器、處理器、蜂鳴器和無線數據傳輸模塊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供電模塊為鋰離子電池。
優選地,所述液面位置探測傳感器為次聲波傳感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監測系統,包括:
所述的油井智能防噴設備,
管理中心服務器,以及
多個移動終端,其中,
所述管理中心服務器分別與所述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和多個移動終端進行數據通信,所述油井智能防噴設備接收來自油井智能防噴設備的數據并進行分析后,將相關預警和提醒信息分別發送到所述的多個移動終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的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及監測系統,由于所述防噴器上安裝了與油井內部連通的液面位置探測傳感器,使得該油井智能防噴設備能夠實時的檢測油井內的液面高度的變化,并對井噴風險進行預警,及時提醒相關工作人員,對井噴風險進行預處理,在必要的時候及時的關閉防噴器,防止井噴以及井涌事故的發生。該油井智能防噴設備具有實時性,以及預警準確性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井智能防噴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監測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例。在各個附圖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為了清楚起見,附圖中的各個部分沒有按比例繪制。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油井智能防噴設備100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油井智能防噴設備100,包括:
防噴器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佳奇,未經李佳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1614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