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易拉窗簾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10829.0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035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華;計生軍;龍懷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辰鴻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H11/06 | 分類號: | A47H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遠 |
| 地址: | 223700 江蘇省宿***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簾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易拉窗簾。
背景技術:
窗,作為建筑中最常用的透光、透氣的設計,自古以來就被古人廣泛運用。在中國,窗最早是被用作屋頂的煙囪被流傳下來的。最早的窗簾是用樹葉、竹片、蘆葦或獸皮制作的,這就是最早的窗簾, 由于其簡單,易于制作,同時兼具美觀和保護隱私的效果,一直流傳至今。起先人們沒有布也沒有紙,他們用樹葉當窗簾,后來在人們有了布,也就是有了絲綢之后,皇族和貴族的有錢有勢的人們就有絲綢當窗簾了,再后來蔡倫發明改進了造紙術之后,大多數普通人們家庭都可以有紙當窗簾了。窗簾能使人心情愉悅,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主人品位的表現,是生活空間的精靈,總之,花點時間去選個窗簾,有時還真是個體味生活的好方式。目前的窗簾不具備的易拉的功能,例如在早晨需要拉開窗簾時,由于人們早起工作學習,早上的時間尤為緊張,大部分人不會浪費時間去拉開窗簾,這樣一來,室外的陽光就照射不到室內,久而久之室內潮濕以及細菌滋生的現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者僅需操作一根牽引繩即可實現自動拉開的窗簾。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易拉窗簾,包括窗簾本體、導桿、滑塊和限位機構,所述導桿的兩端固定安裝在墻體上,所述窗簾本體通過數個滑塊安裝在導桿上,并且相鄰兩個滑塊之間通過拉簧相連接,所述滑塊可在導桿上水平滑動,所述限位機構由限位卡塊、支撐座、彈簧、牽引繩、第一牽引輪和第二牽引輪組成,所述支撐座固定安裝在導桿的內壁上,所述限位卡塊下端通過彈簧安裝在支撐座上端,所述限位卡塊上端超出導桿的外壁,并且所述限位卡塊的上端設置為斜面結構,所述限位卡塊的斜面朝向導桿內側,所述第一牽引輪和第二牽引輪均固定設置在導桿的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牽引輪設置在限位卡塊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牽引輪設置在第一牽引輪外側,所述牽引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限位卡塊底部,所述牽引繩的另一端經由第一牽引輪、第二牽引輪豎直向下延伸至導桿外部,所述滑塊內部設置有與限位卡塊結構相配合的卡槽。
作為優選,限位卡塊的最高點在常態下超出導桿的外壁6mm~10mm。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牽引輪與第一牽引輪相距15cm~20cm。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卡塊與導桿的內壁之間還設置有擋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用戶將窗簾拉緊閉合后,在限位機構的作用下窗簾不會發生位移,當用戶需要拉開窗簾時,通過牽引繩控制限位機構取消對滑塊的限位作用,在拉簧的作用下,窗簾自動進行收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導桿與限位機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局部放大視圖A
圖中:1、窗簾本體;2、導桿;3、滑塊;31、拉簧;4、限位卡塊;5、支撐座;6、彈簧;7、牽引繩;8、第一牽引輪;9、第二牽引輪;10、墻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易拉窗簾,包括窗簾本體1、導桿2、滑塊3和限位機構,所述導桿2的兩端固定安裝在墻體10上,所述窗簾本體1通過數個滑塊3安裝在導桿2上,并且相鄰兩個滑塊3之間通過拉簧31相連接,所述滑塊3可在導桿2上水平滑動,所述限位機構由限位卡塊4、支撐座5、彈簧6、牽引繩7、第一牽引輪8和第二牽引輪9組成,所述支撐座5固定安裝在導桿2的內壁上,所述限位卡塊4下端通過彈簧6安裝在支撐座5上端,所述限位卡塊4上端超出導桿2的外壁,并且所述限位卡塊4的上端設置為斜面結構,所述限位卡塊4的斜面朝向導桿2內側,所述第一牽引輪8和第二牽引輪9均固定設置在導桿2的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牽引輪8設置在限位卡塊4的正下方,所述第二牽引輪9設置在第一牽引輪8外側,所述牽引繩7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限位卡塊4底部,所述牽引繩7的另一端經由第一牽引輪8、第二牽引輪9豎直向下延伸至導桿2外部,所述滑塊3內部設置有與限位卡塊4結構相配合的卡槽。
進一步為了實現限位卡塊4與滑塊3的卡槽之間便于開合的目的,限位卡塊4的最高點在常態下超出導桿2的外壁6mm~10mm。
為了避免牽引繩7垂下的位置與窗簾本體1發生干涉,所述第二牽引輪9與第一牽引輪8相距15cm~2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辰鴻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辰鴻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108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