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包子小包裝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621005704.9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59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昭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昭良 |
| 主分類號: | B65D85/36 | 分類號: | B65D85/36;B65D8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0037 重慶市沙***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子 包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子小包裝盒。
背景技術
包子既可作為點心,又可作為主食,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美食。人們購買剛出籠的包子后,往往并不立即就食,而是通過紙袋或塑料袋進行攜帶,在路上邊走邊吃或者攜帶至固定場所再食用。由于包子在袋內相互擠壓,極易發生變形或破損。在邊走邊吃的過程中,只能直接用手拿取包子,這樣既不衛生又不方便,特別是包子溫度較高時很容易燙手。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包子小包裝盒。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包子小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包裝盒包括能夠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盒體和第二盒體,在第一盒體敞口的外圍一體形成有第一接合面,第二盒體敞口的外圍一體形成第二接合面,所述第一接合面的后邊與第二接合面的對應邊連為一體,在第一盒體上設有延伸至第二盒體的撕開帶,所述撕開帶與第一盒體及第二盒體脫離時,所述小包裝盒分離成左右兩個半體。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第一盒體和第二盒體扣合后,第一接合面與第二接合面貼合,使第一盒體的內腔和第二盒體的內腔合圍形成密閉的容置腔,用于盛裝單個包子,能夠避免包子在攜帶的過程中因相互直接擠壓而發生變形或破損;包子完全隱藏于包裝盒中,灰塵等難以進入,能夠一直保持干凈、衛生。當撕開撕開帶以后,小包裝盒分離成兩個半體,使包子至少有一半敞露出來,這樣可以邊走邊吃,手不直接接觸包子,在避免發生燙手的同時,既衛生又方便。
為了簡化結構,方便加工制作,所述第一盒體為圓形,第一接合面的外輪廓為方形或圓形或橢圓形或棱形;所述第二盒體的形狀大小與第一盒體相適配,第二接合面的形狀大小與第一接合面相同。
為了使撕開操作更便捷、省力,在所述撕開帶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排小孔,同排中兩相鄰小孔緊挨在一起。
為了使兩個盒體扣合緊密,密封良好,所述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兩者的其中一個接合面上設置有凸筋,另一個接合面上設有與凸筋相配合的凹槽。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用于盛裝單個包子,以便于包子攜帶,避免包子發生變形或破碎;本實用新型扣合及打開操作簡單、方便,可以邊走邊吃,既不會發生燙手,又能夠確保干凈、衛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扣合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用于盛裝單個包子的小包裝盒,具有相適配的第一盒體1和第二盒體2。第一盒體1優選為圓形,也可以是方形或其它適合的形狀,在第一盒體1敞口的外圍一體形成有第一接合面11,第一接合面11的外輪廓為方形或圓形或橢圓形或棱形。第二盒體2的形狀大小與第一盒體1相適配,第二盒體2敞口的外圍一體形成第二接合面21,第二接合面21的形狀大小與第一接合面11相同。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第一接合面11的后邊與第二接合面21的對應邊連為一體,使第一盒體1和第二盒體2能扣合在一起。第一接合面11和第二接合面21兩者的其中一個接合面上設置有凸筋,另一個接合面上設有與凸筋相配合的凹槽。兩個盒體扣合后,第一接合面11與第二接合面21貼合,使第一盒體1的內腔和第二盒體2的內腔合圍形成密閉的容置腔,用于將包子5密封在內。兩個盒體扣合后,凸筋嵌入對應的凹槽中,使兩個接合面接合緊密,密封性好,并能使兩個盒體保持扣合狀態。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在第一盒體1上設有延伸至第二盒體2的撕開帶3,該撕開帶3從第一接合面11的前端沿著第一盒體1的前端壁、底壁和后端壁,一直延伸至第一接合面11的后端,再從第二接合面21的前端沿著第二盒體2的前端壁、底壁和后端壁,一直延伸至第二接合面21的后端。在撕開帶3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排小孔4,同排中兩相鄰小孔4緊挨在一起。撕開帶3與第一盒體1及第二盒體2脫離時,小包裝盒分離成左右兩個半體,使包子敞露出來,以便于進食。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昭良,未經徐昭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057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