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道床減振墊有效
申請號: | 201621000629.7 | 申請日: | 2016-08-30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57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發明(設計)人: | 戴均滿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天際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1B19/00 | 分類號: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317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床 減振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減振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道床減振墊。
背景技術
為減下地鐵列車運行引起沿線建筑物振動與室內二次輻射噪音,減少對軌道上部或周圍物業的干擾,在建筑物敏感點區段設置道床減振墊是鐵路設計中軌道減振降噪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措施。現有的道床減振墊,通常采取一次減振,減振及降噪效果不佳,并易造成減振墊的磨損需要經常更換造成使用便增加成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道床減振墊,它具有減振效果好、維護成本低及有效降低噪音污染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道床減振墊,包括減振墊本體及減振圓臺,減振圓臺設置在減振墊本體上;其還包括減振環,所述減振環的底端貼合在減振墊本體上且其包覆在減振圓臺的外周面,所述減振環的高度低于減振圓臺的高度。
所述減振墊本體上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厚度小于減振墊本體的厚度。
所述連接板與減振墊本體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減振環的內端面貼合減振圓臺的外端面。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減振墊本體上的減振環能夠進行第一次減振,而減振圓臺能夠進行二次減振,這樣使得減振效果較佳及能夠降低噪音污染;而且這種結構能夠減少磨損從而延長了使用的壽命,讓成本得到有效的節約;與減振墊連接的連接板能夠覆蓋在相鄰的減振墊本體上,其能夠有效減小相鄰減振墊本體之間的連接間隙,這樣使得防塵效果較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見圖1所示:一種道床減振墊,包括減振墊本體10、減振圓臺20、減振環30及連接板40,減振墊本體10為平面片狀結構,減振圓臺20及減振環30均位于減振墊本體10的背面,且其底端面均與減振墊本體10的背面貼合;減振環30包覆在減振圓臺20的外周面,且其內端面與減振圓臺20的外端面貼合,減振環30的高度低于減振圓臺20的高度;在使用時,首先通過減振環30進行第一次減振,而后再通過減振圓臺20進行第二次減振,這種二次減振結構使得減振效果較佳及能夠降低噪音污染。連接板40連接在減振墊本體10上,且其為一體式結構,連接板40的厚度小于減振墊本體10的厚度;在使用時,連接板40底端面貼合在相鄰的減振墊本體10的上端面,其能夠有效減小相鄰減振墊本體10之間的連接間隙,這樣使得防塵效果較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天際橡塑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天際橡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10006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