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軋輥與軋輥軸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99780.X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2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牛忠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楚江高新電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5/14 | 分類號: | B21B3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38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輥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制造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軋輥與軋輥軸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在機械傳動中,軋輥與軋輥軸裝配聯接和傳遞動力通常采用普通平鍵來進行,鍵的無間隙聯接對裝配質量和傳動工況(有無撞擊和產生振動,噪聲等)十分重要,然而,裝配中采用平鍵形式來實現無同隙傳動是十分困難的,配合稍松就會產生撞擊噪聲、振動等,它會直接損壞機械,降低其使用壽命,而且拆卸工作也不方便,提高工人的勞動強度。因此,隨著科技的進步,消除軋輥與軋輥軸的裝配間隙越來越多的通過漲套形式來實現。
經檢索,中國專利號:982078625,授權公告日為1999年10月06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組合平鍵,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組合平鍵,該組合平鍵包括主鍵、副鍵,在主健的側上方A處設有帶1:1 00斜度的臺階面,而在副鍵上與主鍵相對應處也設有1:100的斜面。其優點是結構簡單、裝卸方便、成本低、可實現和滿足軸與輪的無間隙傳動的需要。但該申請案的不足之處在于:該申請案中的組合平鍵在長期使用后會松動,無法滿足軸與輪的無間隙傳動的需要。
中國專利號:2015204794965,授權公告日為2015年12月16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新型定心漲套,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新型定心漲套,屬于定心夾具技術領域。該申請案中的定心漲套,包括彈簧、漲套定心機構、漲套,所述彈簧設置于所述漲套側壁內,所述漲套定心機構由三個橫截面圓心角為120度的漲套組成,該申請案采用錐孔結構,將現有定心漲套平均分為3等分,然后通過彈簧將其固定,通過彈簧的漲緊控制漲套的大小,解決了現有定心漲套疲勞斷裂的問題。但該申請案的不足之處在于:該申請案中的定心漲套拆卸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普通平鍵和漲套難以消除軋輥與軋輥軸的配合間隙,以及安裝拆卸困難等不足,提供了一種軋輥與軋輥軸的連接結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有效消除軋輥與軋輥軸的配合間隙,提高裝配精度,延長機械零件的使用壽命,同時,在裝配過程中也方便安裝和拆卸,降低勞動強度。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軋輥與軋輥軸的連接結構,包括軋輥、軋輥軸和漲套,所述的軋輥和軋輥軸通過漲套相連,所述的漲套包括外側壁和內側壁,所述的外側壁和內側壁構成空心圓柱體結構,其中,所述的外側壁包括第一外側壁和第二外側壁,該第一外側壁和第二外側壁通過倒圓角過渡,且該第一外側壁的直徑小于第二外側壁的直徑,其中,所述的第一外側壁上向外延伸有對稱設置的凸耳把手,所述的第二外側壁上沿周向設置有一圈弧形凹槽,該第二外側壁與上述軋輥相配合,所述的內側壁與上述軋輥軸相配合,該內側壁包括第一內側壁和第二內側壁,該第一內側壁和第二內側壁通過斜倒角過渡,其中,所述的第一內側壁由兩個對稱弧面和兩個對稱平面組成,兩個對稱弧面位于同一圓柱體的側面上,且兩個對稱平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內側壁的平面上靠近第二內側壁的上端設置有弧形凸起,所述的第二內側壁呈上小下大的的喇叭形口徑,且第二內側壁上端的口徑大于第一內側壁的口徑,所述的第一內側壁與第一外側壁相對應,所述的第二內側壁與第二外側壁相對應。
進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端距第二外側壁的距離為0.5mm。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外側壁向外延伸有4個凸耳把手。
進一步地,所述的凸耳把手為圓弧形結構,且4個凸耳把手均勻分布在同一個圓周上。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軋輥與軋輥軸的連接結構,其第一內側壁由兩個對稱弧面和兩個對稱平面組成,兩個對稱弧面位于同一圓柱體的側面上,且兩個對稱平面相互平行,第一內側壁的平面上靠近第二內側壁的上端設置有弧形凸起,第二內側壁呈上小下大的的喇叭形口徑,且第二內側壁上端的口徑大于第一內側壁的口徑。該內側壁的結構設計可使得內側壁與軋輥軸無間隙安裝配合。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軋輥與軋輥軸的連接結構,其第二外側壁上沿周向設置有一圈弧形凹槽,該弧形凹槽的最底端距第二外側壁的距離為0.5mm,該弧形凹槽的設計可使得第二外側壁更好的與軋輥無間隙安裝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楚江高新電材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楚江高新電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997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自動定位的立輥軋機側壓裝置
- 下一篇:一種漲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