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機軟啟動器的驅動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84929.7 | 申請日: | 2016-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941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南存芳;曹文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航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P1/26 | 分類號: | H02P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啟動器 驅動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啟動器,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電機軟啟動器的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軟啟動器在電機的使用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軟啟動器的設置就可以有效的實現電機軟啟動的效果,有效降低了電動機的起動電流;可減少配電容量,避免電網增容投資,減小了電動機及負載設備的起動應力;延長了電動機及相關設備的使用壽命,現有的電機軟啟動內部都具有一個控制電路來控制軟啟動器的工作,其主要原理就是在主路開關的位置上并聯一個驅動電路,在電機剛開始啟動的時候,先利用驅動電路緩緩的對電機進行供電,在電機啟動完成以后再切換為主路電路有效的實現一個電機軟啟動的效果,而現有的主路電路基本都是采用一個交流接觸器來實現,而驅動電路則是通過雙向可控硅利用雙向可控硅導通角改變的特性來實現電機的緩緩啟動的,在使用雙向可控硅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設置一個驅動電路給雙向可控硅供電,來改變雙向可控硅的導通角,進而有效的實現一個電機軟啟動的效果,而現有的驅動電路是通過主控電路的信號經過電阻和電容的緩沖以后輸入到可控硅的G腳,實現的可控硅導通角的陸續變大,這樣來實現一個電機的軟啟動效果,但是由于電阻和電容的緩沖作用導致輸入到可控硅內電流的變化一般不是很準確,而且容易受到干擾,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可控硅無法很好的進行軟啟動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流變化準確、不容易受到干擾的電機軟啟動器的驅動電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機軟啟動器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A相可控硅驅動電路、B相可控硅驅動電路和C相可控硅驅動電路,所述A相可控硅驅動電路、B相可控硅驅動電路和C相可控硅驅動電路均包括:
功率變壓器,該功率變壓器具有初級側和次級側,所述次級側與外部可控硅耦接;
開關電路,耦接于外部控制電路,還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初級側以向功率變壓器輸入PWM信號,控制功率變壓器的輸出;
反饋電路,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次級側,還耦接于外部控制電路,以將功率變壓器的輸出反饋到外部控制電路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開關電路包括二極管D10、穩壓管DW2和開關管Q1,所述開關管Q1為三極管,該開關管Q1的集電極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初級側,還反接穩壓管DW2后正接二極管D10后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初級側,發射極接地,該發射極還耦接有電阻R23后耦接于基極,所述開關管Q1的基極耦接于外部控制電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反饋電路包括:
光耦繼電器U5,該光耦繼電器U5具有電源引腳VCC、接地引腳GND、正極輸入引腳+、負極輸入引腳-和平衡引腳BASE和輸出引腳OUT,所述接地引腳GND接地,電源引腳VCC耦接有電阻R22后耦接于電源,平衡引腳BASE耦接有相互并聯的電阻R27和電容C12后接地,所述輸出引腳OUT耦接有電阻R24后耦接有電容C11后接地,還耦接有反相器U3C和反向器U3D后耦接于外部控制器,其正極輸入引腳+耦接有電阻R25后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次級側,負極輸入引腳-耦接有二極管D12后耦接于正極輸入引腳+。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功率變壓器的次級側與外部可控硅之間還耦接有保護電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護電路包括:
插腳J2,該插腳J2上具有引腳1、引腳2、引腳3、引腳4和引腳5,所述引腳3空置,所述引腳1耦接有電阻R17后反接有二極管D9后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次級側,所述引腳2和引腳4均直接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次級側,所述引腳5耦接有電阻20后反接有二極管D11后耦接于功率變壓器的次級側;
壓敏電阻TV2,該壓敏電阻TV2的一端耦接于引腳2,另一端耦接于引腳4。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功率變壓器和開關電路的設置,就可以有效的利用開關電路根據外界的控制電路輸入一個PWM波到功率變壓器內,那么功率變壓器就會根據這個PWM波輸出一個穩定的電壓到外部的可控硅內,使得可控硅具有一個固定的導通角,而功率變壓器的輸出與PWM波的占空比具有直接的關系,因而在需要緩緩的改變可控硅的導通角的時候,只需要改變PWM波的占空比即可,如此相比現有電阻電容的方式,更加的精確可靠,而通過反饋電路的設置,就可以有效的檢測到功率變壓器輸出的電壓是否符合了,在功率變壓器輸出電壓不準確的時候,反饋電路就可以有效的反饋給外部的控制電路,如此外部控制電路就可以進行調整,使得可控硅的導通角的改變更加的準確。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航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航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849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