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單孔胸腔鏡電凝鉤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82125.3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909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程勤;王海東;王莉;周婭穎;魯開智;周妮;任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8/12 | 分類號: | A61B18/1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王明書 |
| 地址: | 400038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單孔 胸腔鏡 電凝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單孔胸腔鏡電凝鉤。
背景技術
微創化是外科發展的方向,其主要目的是減少痛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單孔胸腔鏡是微創胸外科新的方向。傳統胸腔鏡手術有3個小切口,常位于腋中線和腋前線第5、6肋間、腋后線的副操作孔和胸腔鏡操作孔,其中腋后線的切口具有以下不足:(1)由于背部肌肉層次多、血供豐富,易出血且不易止血;(2)術后腋后線切口肌肉及神經受傷,患者常感覺異常和運動輕度障礙。因此,單操作孔胸腔鏡手術切口的設計主要是取消腋后線的切口,而相對延長腋前線切口,所有操作器械包括胸腔鏡鏡頭均由一個操作孔進出。
但單孔胸腔鏡手術自身也存在以下缺點:腔鏡手術器械均是直型,所有操作器械均由一個孔進出,存在器械之間的相互干擾,常處存在一個器械進去后,另外器械無法進入或無法運動的情況。另外,電切或電凝產生的煙霧無法順利排出(因為操作時無法再放入吸引器,而只有暫停手術,排出煙霧)。術中器械需反復交換進出,從而增加手術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多功能單孔胸腔鏡電凝鉤,以解決單孔胸腔鏡手術時需要頻繁更換電凝鉤和吸引器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技術方案如下:多功能單孔胸腔鏡電凝鉤,包括鉤體、電凝桿、手柄、引流管和電源導線,所述電凝桿為絕緣材料制成的管狀,所述引流管位于電凝桿的內部,所述手柄連接在電凝桿的一端,所述電源導線與手柄電連接;所述電凝桿的自由端設有可彎曲的調節段,所述鉤體固定在電凝桿的調節段上,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位于調節段上,所述手柄連接有吸引器的端口,所述引流管與吸引器連通。
本方案的原理及優點是:將引流管結合在電凝桿內部,鉤體固定在電凝桿上,電凝桿連接手柄,手柄與吸引器的端口連接,引流管連通吸引器,這樣在單孔胸腔鏡手術中使用電凝鉤時能同時將電切或電凝產生的煙霧排除,僅使用一個器械,不用再另使用其他器械進行抽吸,不會產生多個器械同時操作存在的相互干擾,不用為了避免器械相互干擾而暫停手術更換器械,減少了因此增加的手術時間,手術中不用反復進行器械的交換。電凝桿的自由端設置可彎曲的調節段,鉤體和引流管的管口固定在調節段上,使用時調節段彎曲在手術切口內觸及的范圍更廣,同時使用多個器械時調節段彎曲能使鉤體和引流管避開其他器械,防止器械相互之間產生干擾,這樣設置還能同時使用電凝鉤和單獨的吸引器,手術中不用頻繁更換電凝鉤和吸引器。本方案提供的電凝鉤具有多個功能,能同時進行抽吸和電凝或電切,能有效解決單孔胸腔鏡手術中多個器械易產生干擾、頻繁更換器械致手術時間長的問題,采用手控操作,使術中操作更加人性化。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手柄上設有用于控制調節段彎曲角度和旋轉角度的旋轉開關。通過旋轉開關能簡單方便的實現調節段彎曲角度的調整,還能使電凝鉤旋轉,進一步增大電凝鉤的工作范圍,防止器械在一個孔內相互干擾。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一種改進,所述調節段的長度為4~7cm,調節段的彎曲角度為0~45°。這樣設置使電凝鉤進入手術切口的部分更加靈活小巧,在切口內不易于其他器械產生相互干擾,手術定位更加精確,手術效果更好。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一種改進,所述手柄上還設有用于切換電切和電凝的手控按鈕,所述鉤體、電源導線均與手控按鈕電連接。這樣實現通過手控電凝鉤,有效解決以往術中,使用電凝鉤時手腳同時操作,操作復雜容易出錯的問題,使術中操作更加人性化。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二的一種改進,所述引流管與吸引器之間設有單向開關。這樣設置能有效防止抽吸排出的組織液回流到手術切口內影響手術的正常進行。
優選方案五,作為優選方案二的一種改進,所述鉤體為弧形。弧形的鉤體具有勾連牽引作用,且觸及的范圍更廣,在手術切口內的用途更多,弧形在手術切口內能游離組織,擴開一定空間進一步防止多個器械在一個切口孔內相互干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鉤體1、電凝桿2、手柄3、引流管4、電源導線5、調節段6、旋轉開關7、手控按鈕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821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