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81384.4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57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姚攀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攀峰 | 
| 主分類號: | E04B1/19 | 分類號: | E04B1/19;E04B2/58;E04C3/20;E04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麗巖 |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式 工業化 建筑結構 體系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地震就是地殼的快速振動,地震象刮風、下雨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全世界每年約發生500萬次,每天大概發生13 700次,約1%為人們可以感知的地震,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7級以上)約每年18次,5級地震每年約千次,僅中國每年發生5級以上地震約20~30次。1900年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每年約8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震是自然災害中的殺手之王,中國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數,占國內所有自然災害包括洪水、山林火災、泥石流、滑坡等總人數的54%,其中1920年寧夏海原地震, 23萬多人死亡,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24萬多人死亡。地震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人員死亡5466人,3萬多人受傷,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地震是人類必須面對的重大災難。2008.5.12中國發生汶川地震,震級為8級,總計9萬人死亡和失蹤。現澆混凝土結構體系為目前主流的結構,但是存在施工時間長,抗震性能較差等不足。鋼結構則存在耐火性差等缺點或不足。
如何找到一種能夠實現工業化生產、綠色、防火性能好、良好抗震性能的新型結構體系成為工程面臨重要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要解決傳統的現澆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差、施工時間長以及傳統的鋼結構耐火性差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包括結構柱、結構梁、剪力墻和樓板連接組成的結構體系。所述結構柱為鋼柱或者鋼管混凝土柱或者鋼管鋼筋混凝土柱。所述結構梁中至少有一片為預制變剛度混合式組合梁。所述剪力墻中至少有一片為預制剪力墻。所述預制剪力墻連接于結構柱和預制變剛度混合式組合梁圍合而成的框架結構中。所述預制變剛度混合式組合梁包括有鋼骨架和設置在鋼骨架腹板兩側的鋼筋混凝土塊。所述鋼骨架包括有上、下翼緣板和靠近翼緣板中部位置處、連接在上、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
所述鋼筋混凝土塊位于鋼骨架的腹板與上、下翼緣板構成的框架中,鋼筋混凝土塊與鋼骨架之間的間隙以及鋼筋混凝土塊的外側澆筑有混凝土保護層。所述鋼骨架的端部超出鋼筋混凝土塊的端部、并與結構柱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還包括有沿混凝土保護層的外側面和鋼骨架下翼緣底部澆筑的鋼筋混凝土層。
優選的,所述預制變剛度混合式組合梁與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通過連接件共同構成變剛度混合式梁板結構。
優選的,所述腹板有一塊或者一組,其中一組腹板相互平行、間隔設置。
優選的,所述上翼緣板、下翼緣板之間、平行于上下翼緣板還設置有一層或者多層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與腹板固定連接。
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中的預制剪力墻,所述預制剪力墻包括有鋼板墻芯和鋼板墻芯兩側的面外約束鋼筋混凝土墻板;所述鋼板墻芯的四邊超出預制剪力墻的四周側面;所述鋼板墻芯上開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鋼板墻芯通過穿在第一通孔中的連接鋼筋、穿在第二通孔中的抗剪栓與面外約束鋼筋混凝土墻板連接。
優選的,在框架結構的內側設有連接板一;所述連接板一與預制剪力墻的鋼板墻芯超出部分疊合焊接和/或通過連接螺栓栓接,或者連接板一的一端連接在框架結構的內側,另一端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在預制剪力墻的上。
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中的預制剪力墻,所述預制剪力墻包括有交叉鋼板條帶板、布置在交叉鋼板條帶板周圍的鋼筋網架以及澆筑在鋼筋網架外部的墻板混凝土;交叉鋼板條帶板的端頭均預制剪力墻的四個轉角,與框架結構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交叉鋼板條帶板伸出預制剪力墻的端頭與框架結構固定連接;
在框架結構的內側設有連接板一;所述預制剪力墻四周側面、垂直于側面方向還設有連接板二;所述連接板一與連接板二疊合焊接和/或通過連接螺栓栓接,或者連接板一的一端連接在框架結構的內側,另一端通過連接螺栓連接在預制剪力墻上。
一種混合式工業化建筑結構體系中的預制剪力墻,所述預制剪力墻包括有交叉鋼筋網片、布置在交叉鋼筋網片兩側的鋼筋網架以及澆筑在鋼筋網架外的墻板混凝土。
優選的,在框架結構的內側設有連接板一;所述預制剪力墻的四周側面、垂直于側面方向還設有連接板二;所述連接板一與連接板二疊合焊接和/或通過連接螺栓栓接,或者連接板一的一端連接在框架結構的內側,另一端通過連接螺栓直接與框架結構連接為一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攀峰,未經姚攀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8138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