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具自動噴霧脫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77472.7 | 申請日: | 201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614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錫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錫勛 |
| 主分類號: | B05B7/02 | 分類號: | B05B7/02;B05B12/04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具 自動 噴霧 脫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模具自動噴霧脫模裝置,主要是應用于可以在模具自動噴霧離型劑,避免操作人員手部被壓傷的技術上。
背景技術
一般工業上的鍛造模具、沖壓模具或壓鑄模具,為了方便成品脫模,所以均配備有離型劑的噴霧器,在沖壓或壓鑄產品之前,預先在模具內部噴灑離型劑(releasing agent)。
傳統離型劑的噴法,包括:一、通過作業人員以手持噴槍的方式,將手深入上模具與下模具之間噴灑離型劑。二、使用機械連桿噴霧機構來達到噴灑離型劑的目的。
但是,上述現有以人工噴灑離型劑的方式,危險性高,容易因為機械操作不慎、故障或是不慎觸動開關,導致上、下模具突然合模,而壓傷作業人員手指、手臂的情形,而且人工噴灑的方式也不容易將離型劑均勾地噴灑于上、下模具內部,故未噴灑到離型劑的區域仍會與成品產生粘著,導致取模后成品損壞的情形發生。
所以現今工廠大多使用機械連桿噴霧機構,來避免作業人員必須冒著斷指、斷臂的危險,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機械連桿噴霧機構,其裝設于沖頭上,通過沖頭往下沖壓模具時,即令離型劑噴霧機往后離開沖頭,待沖頭往上升時,離型劑噴霧機即被帶至沖壓模具處而噴灑離型劑,但此種方式,其制造成本高、零件繁雜,故不實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目前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設計,累積多年的實務經驗與心得,針對傳統現有的模具噴涂離型劑所既存的問題與缺陷,積極地投入創新與改良的精神,所完成的模具自動噴霧脫模裝置。
新型解決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以及對照現有技術的功效在于:在伺服馬達、線性馬達或步進馬達設置多組模塊化的程序,由此控制導螺桿的行程時間,再由該導螺桿正轉與反轉帶動螺桿座向前與向后移位,該螺桿座設有座體,該座體設有旋轉氣壓缸與氣體流通座,該氣體流通座設有三通孔,該三通孔可供噴霧管、離型劑進氣管與空氣進氣管連接,再分別由計時開關、電磁閥與離型劑供應器、空壓機連接,該離型劑供應器與空壓機設有離型劑儲氣槽與空氣儲氣槽,讓離型劑與空氣可以貯存于離型劑儲氣槽與空氣儲氣槽中,確保離型劑與空氣噴出的壓力強度,該噴霧管設有一呈直向配置的流道與一呈橫向配置的排氣管,該排氣管設有多個排氣孔;去程時,離型劑與空氣從噴霧管的流道進入排氣管,再由多個排氣孔完全霧化均勻噴出,回程時,再由噴霧管噴出空氣,由此吹干離型劑,除了零件簡單、組裝容易、降低成本之外,還可以避免人工噴涂離型劑所造成的嚴重傷害,同時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使用伺服馬達、線性馬達或步進馬達移動,可控制模具內不同凹凸形狀,與以停留噴灑再前進,可精確控制模具的噴灑精密度,具有功效上的增進,為其主要目的達成者。
上述的模具自動噴霧脫模裝置,其中:還可以利用油壓缸或氣壓缸取代伺服馬達、線性馬達或步進馬達,由該油壓缸或氣壓缸帶動螺桿座向前移位,再由噴霧管噴出空氣與離型劑,讓離型劑均勻霧化,同時利用座體碰觸計時器的微動開關,做為控制油壓缸或氣壓缸帶動螺桿座向后移位之用,回程時再由噴霧管噴出空氣,由此吹干離型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控制方塊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側視斷面組合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旋轉氣壓缸左右旋轉擺動的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離型劑儲氣槽與空氣儲氣槽的儲氣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離型劑儲氣槽與空氣儲氣槽的排氣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按下啟動開關,噴霧管向前移位的動作斷面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去程時由工字型的排氣管對上模穴左右擺動噴出離型劑的動作斷面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噴霧管回到原來位置的動作斷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控制方塊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按下啟動開關,噴霧管向前移位與左右擺動的動作平面示意圖。
【符號說明】
10 沖床機構
11 上模具
111上模穴
12 沖床底座
13 下模具
20 伺服馬達、線性馬達或步進馬達裝置
20ˊ油壓缸或氣壓缸組
21 固定座
211前架體
212后架體
213左架體
214右架體
215軸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錫勛,未經陳錫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7747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防滴漏噴頭
- 下一篇:一種高壓水霧遮蔽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