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力自行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68842.0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557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馮倉武;馮泓逾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倉武 |
| 主分類號: | B62M11/06 | 分類號: | B62M11/06;B62M11/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鄭晉周 |
| 地址: | 034100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輪力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后,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由腳蹬、中軸、牙盤、曲柄、鏈條、飛輪、后軸、后輪等部件組成。人的腳的蹬力是靠腳蹬通過曲柄,鏈輪、鏈條、飛輪、后軸等部件傳動的,從而使自行車不斷前進。然而這種傳動方式通過鏈輪和鏈條傳動,會消耗掉大量的動能,因而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倍感吃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鏈輪、鏈條傳動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輪力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輪力自行車,包括自行車車架、前輪、后輪以及腳踏轉盤,腳踏轉盤由腳踏板驅動,腳踏轉盤的一側設有一圈內齒,腳踏轉盤的內齒上嚙合有飛輪,飛輪與錐形齒輪連接,所述的后輪上設有一圈后輪內齒,錐形齒輪與后輪內齒嚙合。錐形齒輪驅動設置在后輪外圈上的后輪內齒。與傳統的驅動后輪中心軸轉動不同,直接驅動后輪的輪緣處,能減少動能的損失,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更加輕松、自如。
優選的,所述的飛輪與錐形齒輪設置在同一轉動軸的兩端,轉動軸固定在軸承上。
優選的,所述的飛輪通過齒輪變速器與錐形齒輪連接,所述的齒輪變速器包括與飛輪連接的軸I,軸I上設有齒輪I,齒輪I與齒輪II嚙合,齒輪II固定在軸II上,軸II與錐形齒輪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腳踏板帶動腳踏轉盤轉動,腳踏轉盤帶動與其嚙合的飛輪轉動,飛輪帶動錐形齒輪轉動,錐形齒輪與后輪內齒嚙合,從而帶動后輪轉動,使自行車向前運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完全摒棄了鏈輪、鏈條的傳動方式,利用齒輪傳遞動能,傳遞中間極大地減少了能量的損失。通過控制不同齒輪的齒輪比,可以控制腳踏板與后輪的傳動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腳踏轉盤結構示意圖;
圖3是腳踏轉盤側視圖;
圖4是實施例1中飛輪與錐形齒輪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2中飛輪與錐形齒輪結構示意圖;
圖6是后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前輪,2-自行車車架,3-后輪,4-腳踏板,5-腳踏轉盤,6-,7-飛輪,8-內齒,9-齒輪I,10-軸I,11-軸II,12-齒輪II,13-后輪內齒。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2、3所示,一種輪力自行車,包括自行車車架2、前輪1、后輪3以及腳踏轉盤5,腳踏轉盤5由腳踏板4驅動,腳踏轉盤5的一側設有一圈內齒8,腳踏轉盤5的內齒8上嚙合有飛輪7,飛輪7與錐形齒輪6連接,所述的后輪3上設有一圈后輪內齒13,錐形齒輪6與后輪內齒13嚙合。
如圖4所示,所述的飛輪7與錐形齒輪6設置在同一轉動軸的兩端,轉動軸固定在軸承上。
腳踏板帶動腳踏轉盤轉動,腳踏轉盤帶動與其嚙合的飛輪轉動,飛輪帶動與其同軸設置的錐形齒輪轉動,錐形齒輪與后輪內齒嚙合,從而帶動后輪轉動,使自行車向前運動。
實施例2:
如圖1、2、3所示,一種輪力自行車,包括自行車車架2、前輪1、后輪3以及腳踏轉盤5,腳踏轉盤5由腳踏板4驅動,腳踏轉盤5的一側設有一圈內齒8,腳踏轉盤5的內齒8上嚙合有飛輪7,飛輪7與錐形齒輪6連接,所述的后輪3上設有一圈后輪內齒13,錐形齒輪6與后輪內齒13嚙合。
所述的飛輪7通過齒輪變速器與錐形齒輪6連接,所述的齒輪變速器包括與飛輪7連接的軸I10,軸I10上設有齒輪I9,齒輪I9與齒輪II12嚙合,齒輪II12固定在軸II11上,軸II11與錐形齒輪6連接。
腳踏板帶動腳踏轉盤轉動,腳踏轉盤帶動與其嚙合的飛輪轉動,飛輪通過齒輪變速器帶動錐形齒輪轉動,錐形齒輪與后輪內齒嚙合,從而帶動后輪轉動,使自行車向前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倉武,未經馮倉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688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