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源管理模塊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56664.X | 申請日: | 2016-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891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彪;阮先軫;梁偉強;鄭淳允;李劍;溫京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M1/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源 管理 模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源管理模塊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的智能化發展也越來越快,給用戶的舒適性、便捷性提供了保障。汽車的智能化,離不開電子控制系統,當然也離不開功率控制電路。在汽車上,功率控制電路常常需要開通或關閉。傳統的功率控制電路中,通常使用電磁繼電器進行控制,如車窗、后視鏡、雨刮、座椅、發動機風扇控制等。電磁繼電器使用較小電流、較低電壓來控制較大電流、較大電壓,在實際應用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繼電器的使用,使得電路中的開關控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隨著對電器性能需求的不斷提升,繼電器的使用會存在著一定影響,例如:易產生EMI現象,不能使用PWM控制,體積比較大等問題,阻礙了系統整體性能的提升。
當今時代,顧客對舒適型用電器的需求越來越高,整車的負載電流隨著增大,進而就需要增大發電機的功率和蓄電池的容量。在這種背景下,雖然繼電器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優點,然而隨著負載電流越高,繼電器的制造難度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成本也越來越貴。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源管理模塊及裝置,以解決現有功率控制電路采用電磁繼電器,導致的易產生EMI現象,不能使用PWM控制,體積比較大,系統成本高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源管理模塊,所述電源管理模塊包括第一電源管理單元、第一電源、第二電源管理單元、第二電源、控制模塊及電源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源管理單元包括第一開關管、第二開關管;所述第二電源管理單元包括第三開關管、第四開關管;
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二端串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二端與第一電源連接;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二端串聯連接,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二端與第二電源連接;
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一端并聯連接后與所述電源輸出端連接;
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三連接端;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三連接端。
優選的,所述電源管理模塊還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極管和第二肖特基二極管;
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極管與所述第一開關管并聯連接;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極管與所述第二開關管并聯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源管理模塊還包括第五開關管、第六開關管;
所述第五開關管與所述第三開關管并聯連接;所述第六開關管與所述第四開關管并聯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開關管和所述第二開關管為P溝道開關管,所述第三開關管和所述第四開關管為N溝道開關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開關管和所述第二開關管為P溝道開關管,所述第三開關管、所述第四開關管、所述第五開關管及所述第六開關管為N溝道開關管。
優選的,所述P溝道開關管或所述N溝道開關管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絕緣柵雙極晶體管、門極可關斷晶閘管、電力晶體管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P溝道開關管和所述N溝道開關管包括反并聯二極管。
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源通過雙向DC-DC變換器與所述第二電源連接。
優選的,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開關管驅動模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源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管理裝置包括起動機和/或發動機、以及上述的電源管理模塊。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源管理模塊及裝置,采用電力電子開關器件,體積小且便于安裝、功率損耗較低、動作響應時間快,降低了系統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源管理模塊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源管理模塊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源管理模塊第三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電源管理模塊第四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電源管理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5666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