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52056.1 | 申請日: | 2016-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70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大鵬;王彥武;武子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昆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37104 | 代理人: | 黃曉敏 |
| 地址: | 276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生產成本 污泥 脫水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污水處理需求的不斷增加,污水處理技術也在逐步成熟,在污泥處理中需要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降低污泥內的含水量。目前一般采用在濃縮池內沉淀污泥,污泥通過泵組輸送至脫水機械內進行脫水,形成泥餅后再進行后處理,目前機械脫水的泥餅的含水率一般高于我國固體垃圾填埋的標準(含水率小于60%),大部分污泥脫水系統因構建布置不合理導致生產成本偏高,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該污泥脫水系統簡單實用、布置合理,充分利用廢水回收利用、余熱利用等技術降低了生產成本和成品泥餅含水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包括儲泥罐、中間罐、壓濾機、回收系統、余熱烘干系統,所述的儲泥罐與中間罐通過位于儲泥罐底部的出泥管道連接,所述儲泥罐的底部高于中間罐的頂部,便于儲泥罐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中間罐,所述的出泥管道上設置有閥門組,用于控制出泥的流量,所述的壓濾機進泥端位于中間罐出泥管下方,所述的回收系統布置在壓濾機與儲泥罐之間,所述的余熱烘干系統布置在壓濾機出泥端后部。
作為優化,所述的回收系統包括位于壓濾機底部的收集箱、緩沖箱與固定在緩沖箱上的輸出泵,所述的收集箱與緩沖箱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的輸出泵的輸出端與儲泥罐通過管道連接,回收系統實現了污水絮凝劑的循環利用。
作為優化,所述的余熱烘干系統包括輸送帶、上烘干器、下烘干器及風機,所述的輸送帶位于壓濾機出泥端的下方,輸送帶的上方設置有上烘干器,輸送帶的下方設置有下烘干器,所述的風機布置在輸送帶的一側。余熱烘干系統利用廠區余熱烘干污泥,降低污泥含水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通過合理布置,實現了污泥的無動力輸出至壓濾機,省去常用動力泵,節省了成本。
(2)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將壓濾后污水中絮凝劑的回收,重新注入至儲泥罐中,實現了絮凝劑的重復利用,節約了成本。
(3)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利用廠區的循環余熱對壓濾后的污泥進行再次烘干,降低污泥含水率,實現了余熱資源的有效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儲泥罐、2中間罐、3壓濾機、4回收系統、5余熱烘干系統、6出泥管道、7閥門組、21中間罐出泥管、41收集箱、42緩沖箱、43輸出泵、51輸送帶、52上烘干器、53下烘干器、54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介紹:
如圖1所示實施例中,一種降低生產成本的污泥脫水系統,包括儲泥罐1、中間罐2、壓濾機3、回收系統4、余熱烘干系統5,污泥利用自身的重力從儲泥罐1經過出泥管道6進入中間罐2,在出泥管道2上設置有閥門組7,閥門組7包括兩件閥門,用于控制污泥進入中間罐2的流量。中間罐2內的污泥在儲泥罐1內污泥的重力作用下,通過中間罐2出泥管21進入壓濾機3的進泥端,進過壓濾機3壓濾作用后形成的泥餅進入余熱烘干系統5,壓濾后形成的污水含有大量絮凝劑,污水進行回收系統4。
在本實施例中,回收系統4包括位于壓濾機3底部的收集箱41、緩沖箱42與固定在緩沖箱42上的輸出泵43,進入收集箱41中含有絮凝劑的污水,通過管道進入緩沖箱42,緩沖箱42布置儲泥罐1附近,并通過安裝在緩沖箱42上的輸出泵43將含有絮凝劑的污水重新注入儲泥罐1,實現了絮凝劑等藥品的回收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余熱烘干系統5包括輸送帶51、上烘干器52、下烘干器53及風機54,經過壓濾機3處理的污泥進入輸送帶51運輸至下一環節,在輸送帶51的上方設置有上烘干器52,輸送帶51的下方設置有下烘干器53,上烘干器52與下烘干器53分別設有蒸汽進、出管道,車間附近的余熱通過進、出管道進入烘干器循環,輸送帶51上的污泥被烘干帶走水分,同時位于輸送帶51一側的風機54向污泥吹風,將污泥烘干時的水汽帶走,污泥內的含水量進一步減少,進入下一工序進行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昆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昆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520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