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腹部加壓式復蘇通氣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51091.1 | 申請日: | 2016-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07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同海;崔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同海 |
| 主分類號: | A61H31/00 | 分類號: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37215 | 代理人: | 郭清 |
| 地址: | 262700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腹部 加壓 復蘇 通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部加壓式復蘇通氣機。
背景技術
在患者手術過程前后,出現不具備插管或面罩進行加壓通氣以及因痙攣、咽喉水腫、呼吸道梗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通氣功能障礙時,需要人工按壓或其他方式進行復蘇通氣。另外,由于人體在遭受心臟病、高血壓、車禍或溺水等急性疾病或意外傷害時,可能造成休克產生呼吸與心跳突然停止的現象,為了避免缺氧情況的發生,在患者送達醫院前,必須持續性地進行心肺復蘇來維持患者的血氧濃度及心跳呼吸。
傳統的心肺復蘇術是依賴施救人員對患者進行人工呼吸以及心臟按壓,以幫助病傷患者維持血氧濃度,但由于采用人工徒手施救的方式按壓幅度、頻率不一,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現有的心肺復蘇設備,所采取的是單一的垂直按壓胸部的復蘇方式,例如專利號為201520580155.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提出了一種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器,其包括外殼,外殼內設置朝下的推桿電機,推桿電機的推桿連接聯動桿的上端,聯動桿的下端安裝按壓吸盤,外殼的兩側設置橫桿,橫桿上套裝在L型套管內,橫桿與L型套管之間通過第一固定螺栓配合,L型套管的下端設置鉸接桿,鉸接桿的下端鉸接安裝插接頭,兩個插接頭插接配合在底板的兩端,根據患者身體寬度,調整橫桿與L型套管的配合位置,放在患者身體兩側,將底板插入至患者腰部下側,將插接頭與底板配合,按壓吸盤緊貼患者胸口處,通過推桿電機往復運動進行心肺復蘇。這種垂直按壓的結構,兩側的膈肌容易外擴或伸縮,容易造成腹腔收縮以及外擴效果不明顯,因而復蘇通氣效果不理想,固不得不增大頻率以及幅度來維持復蘇通氣,增大頻率以及幅度會帶來肋骨以及臟器損傷的風險。
本申請人利用人體自然呼吸的生理結構以及手動按壓復蘇通氣的手法特點,提出一種新的理念,采用壓縮以及提拉腹腔上表面和限位其側面,并且用力方向為朝向人體的前下方,即側上按壓提拉復蘇通氣方法,采用該方法動作幅度小、效果理想,現在還沒有一種設備實現向人體側上方施力從而按壓和提拉腹腔上表面以及限位其側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實現向人體側上方施力從而按壓和提拉腹腔上表面以及限位其側面的腹部加壓式復蘇通氣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如下結構的腹部加壓式復蘇通氣機,其包括連接支撐架,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連接支撐架上連接有向前下方傾斜設置的驅動座,驅動座上裝有由動力機構驅動伸縮且伸縮方向為向前下方傾斜的安裝座,安裝座上裝有可貼靠在患者腹部上的復蘇按壓盤,所述驅動座上固接有與安裝座滑動配合且分別位于復蘇按壓盤兩側的腹側限位板。
采用上述結構后,當需要進行復蘇通氣時,將上述連接支撐架連接在床體上或立于患者床體一側,將復蘇按壓盤置于患者腹部上方、腹側限位板立于患者腹部兩側,通過動力機構的動力驅動,復蘇按壓盤朝向患者腹部斜下方施力推動患者膈肌,腹側限位板的設置可限制患者腹部兩側,從而高效壓縮患者腹腔,促進呼氣,動力機構的驅動,復蘇按壓盤提拉患者的腹部,從而高效擴張患者腹腔,促進吸氣。本實用新型通過提拉和按壓腹部(膈肌下方)以及限位腹部兩側,從而高效提高人體的吸氣和呼氣,大大提高復蘇通氣效果和勞動效率,患者血氧飽和度提升速度快,有利于患者醫療過程或急救過程的順利進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動力機構包括連接在驅動座的電動推桿,所述安裝座滑動連接在驅動座上且與電動推桿的動力桿動力連接,所述復蘇按壓盤通過彈簧阻尼器與安裝座動力連接,可使復蘇按壓盤的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柔性按壓,避免損傷患者肋骨以及相應內臟。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復蘇按壓盤通過方位調整機構與安裝座連接。所述方位調整機構包通過第一鉸軸鉸裝在安裝座上的第一鉸軸座,第一鉸軸上螺接有將安裝座與第一鉸軸座定位的第一螺母,復蘇按壓盤通過第二鉸軸與第一鉸軸座鉸接,第二鉸軸上螺接有將復蘇按壓盤與第一鉸軸座定位的第二螺母,第一鉸軸與第二鉸軸垂直設置。通過上述設置,可以微調整復蘇按壓盤的朝向位置,從而使其與患者腹部相適。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座的橫向兩側部對應連接有支撐桿,所述腹側限位板的上部設有長條孔且長條孔的延伸方向為橫向,所述支撐桿穿裝在長條孔中且支撐桿上螺接有可將腹側限位板與支撐桿位置固定的螺母,所述腹側限位板自上而下傾斜且呈彎弧狀設置,通過上述設置可使兩個腹側限位板之間的距離可調,從而調整兩腹側限位板之間的寬度以適應不同胖瘦的患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同海,未經王同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510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