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俯臥位治療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49951.8 | 申請日: | 2016-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383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蘆勝芝;蘆群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蘆勝芝 |
| 主分類號: | A61G15/02 | 分類號: | A61G15/02;A61G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麗巖 |
| 地址: | 100166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俯臥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術后恢復治療器械。
背景技術
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是近年來治療黃斑裂孔以及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一種有效的手術方法,為使脫離的視網膜復位、術中往往將硅油或氣體注入眼內,為了取得良好的手術效果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術后要求患者必須采取長時間持續面向下俯臥的強迫體位,俯臥位保持裂孔處于最高位,利用硅油和氣體的表面張力,眼內向上的浮力頂壓封閉視網膜裂孔,展平視網膜促進視網膜復位,同時促進網膜下液體的吸收。
玻璃體切除聯合硅油或氣體填充術后的體位關系到手術的成敗,術后所采取的強迫體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之一,也是引起患者不適和耐受性差的主要原因。有效的俯臥時間及姿勢避免了因俯臥位不正確而導致的手術失敗以及并發癥的發生:如硅油長期接觸晶狀體后囊,使晶體代謝受到干擾,引起營養障礙,促進了白內障的發生發展;硅油進入前房刺激角膜引起角膜失代償和瞳孔阻滯、青光眼等,進入前房的硅油需要再次手術取出。
該手術患者對體位要求嚴格,無論是俯臥位、坐位、站立位均要求面部向下每天12-16小時以上,眼內注入硅油時俯臥位時間一般為3-6個月,注入氣體時俯臥位時間一般為4-6周,玻璃體切除聯合硅油或氣體填充術患者承受疾病和強迫體位帶來的雙重痛苦,長時間的被迫俯臥位姿勢給患者體力、精神帶來了極大的消耗,可以引起頭暈、眼瞼水腫、頸肩背部肌肉疲勞酸痛、肢體麻木、食欲不振、甚至心慌、胸悶、睡眠不佳,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尤其是手術后發生高眼壓、嘔吐、食欲障礙等患者更是帶來諸多不便,以及患者難以長時間保持此種特殊臥位,特別是老年人及耐受力差的患者不能堅持,從而引起高眼壓、角膜水腫、白內障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影響手術效果。
因此,國內外學者一直在積極尋求各種護理干預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其中包括各種俯臥位支持用具的研制,觸摸護理理論的推廣,舒體按摩方案的應用以及舒適護理模式的循證研究等,但是目前效果都不理想,并不能真正滿足患者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俯臥位治療椅,要解決患者術后強迫體位難以堅持的技術問題;并解決提高患者舒適度、滿足患者恢復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俯臥位治療椅,包括架體,所述架體的主支撐架和副支撐架呈剪叉式鉸接連接,其中副支撐架的末端連接有臀部支撐墊,主支撐架的頂端連接有頭部支撐架,上部的正面連接有肘部支撐架、背面連接有胸部支撐架,中部連接有腿部支撐架。
所述頭部支撐架、肘部支撐架、胸部支撐架和腿部支撐架上分別對應連接有頭部支撐墊、肘部支撐墊、胸部支撐墊和腿部支撐墊,其中腿部支撐墊有一對、且對稱分布在主支撐架左右兩側。
所述主支撐架、副支撐架、臀部支撐墊、頭部支撐墊、肘部支撐墊、胸部支撐墊六者的中軸線位于同一平面內。
所述臀部支撐墊、胸部支撐墊和腿部支撐墊均為矩形結構,內部填充有柔性材料。
所述主支撐架為雙弧桿T形支架,包括水平支撐于工作面上的橫桿和兩根背向工作面彎折的弧形桿。
所述副支撐架為單弧桿T形支架,包括水平支撐于工作面上的橫桿和單根朝向工作面彎折的弧形桿。
所述頭部支撐架為矩形板或者矩形框架結構,其末端與主支撐架的頂部鉸接連接。
所述肘部支撐架矩形板或者矩形框架結構,其末端與主支撐架的正面鉸接連接。
所述胸部支撐架包括固定連接板和可調連接桿。
其中固定連接板為T形板或者工字形板,連接在主支撐架的上部,固定連接板與胸部支撐墊的上部鉸接。
所述可調連接桿垂直穿接在固定連接板上,其前端通過連接件與胸部支撐墊的上部鉸接。
所述腿部支撐架為矩形框架結構,矩形框架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有一個腿部支撐墊。
或者腿部支撐架包括兩根平行間隔排列的水平桿,水平桿垂直連接在主支撐架上,水平桿的兩端部分別通過連接件連接有一個腿部支撐墊。
所述頭部支撐墊為U形,內部填充柔性材料,并通過連接件連接在頭部支撐架上。
所述肘部支撐墊為弧形板狀結構,內部填充柔性材料,并通過連接件連接在肘部支撐架上。
所述主支撐架和副支撐架的底部之間連接有聯系支件,所述聯系支件為柔性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術后患者強迫體位不易保持的缺點,解決了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消除了患者因長期俯臥位引起的諸多不良反應的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蘆勝芝,未經蘆勝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499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股靜脈置管患者患肢固定墊
- 下一篇:擺動驅動機構的安裝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