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鉛條自動成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39397.5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053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民;許長洪;劉育恒;張殿遴;付永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風帆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9/00 | 分類號: | B22D9/00 |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趙恒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3121 | 代理人: | 楊玉清 |
| 地址: | 071057***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鉛條 自動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鉛液制成鉛條的鉛條自動成型機。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將鉛液制成鉛條所用的方法都是人力手工澆制的做法,即利用平板式鉛條成型模具(如附圖4所示),以人力手工從鉛液箱盛舀鉛液澆入置于工作架上的平板式鉛條成型模具,再對鉛條成型模具噴射冷卻水以使鉛條成型模具的模槽內的鉛液冷卻成型,而后再將平板式鉛條成型模具翻轉或側傾以使模槽內的鉛條掉落出來。此法的缺點很明顯,即: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無論是模具還是鉛液,都非常沉重,且工人靠近高溫的鉛液箱操作,并受一定的鉛毒污染,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安全性也低,同時,這種制作鉛條的方法費工費時,生產效率很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所采用的人力手工澆制鉛條的方法,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工作環境惡劣、安全性低,且該法的生產效率較低, 為了解決該問題,而提供一種鉛條自動成型機,以使工人從高強度、惡劣、危險的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鉛煙污染。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鉛條自動成型機,包括機架、帶流鉛控制閥的鉛液箱、輥式鉛條模和控制箱;鉛液箱和控制箱均固定安裝在機架上;鉛液箱上的流鉛控制閥的出液嘴對準位于其下方的輥式鉛條模模槽;所述的輥式鉛條模兩端有同軸的中心旋轉軸,表面均勻布置有多道與所鑄鉛條形狀完全匹配的模槽,其沿中心旋轉軸方向開有一端封閉的中心冷卻水管道;輥式鉛條模的兩中心旋轉軸可旋轉地安裝在機架上;位于冷卻水管道封閉一端的中心旋轉軸與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剛性連接,另一端的中心旋轉軸開有與冷卻水管道連通的出水管道;進水管通過中心旋轉軸的出水管道探入輥式鉛條模的冷卻水管道內部,進水管連接循環冷卻系統的出水口,出水管道流出的水回流到循環冷卻系統;控制箱控制流鉛控制閥的啟閉和伺服電機的運行和停止,在工作時,保持在伺服電機停止運行時,流鉛控制閥才能開啟,流鉛控制閥關閉后,伺服電機才能運行。
進一步優選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鉛液分配槽;鉛液分配槽位于所述流鉛控制閥的流出口和輥式鉛條模模槽之間,其截面為V字形,V字形底面上均勻開有多個出液孔,該出液孔正對輥式鉛條模模槽。鉛液分配槽使鉛液比較均勻的流入輥式鉛條模模槽內,鑄出的鉛條比較光滑,且粗細比較均勻,為鉛條后期的使用帶來方便和安全,如避免了人工手持時,由于鉛條不光滑和粗細不均而劃傷人手等。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開有出水管道的中心旋轉軸深入接水箱內,接水箱的下端面通過出水管連接循環冷卻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影響輥式鉛條模的旋轉。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鉛液箱上的流鉛控制閥包括由鉛液管與鉛液箱固定并連通的密閉儲液箱、絲杠、管式螺母、出液嘴、氣缸和杠桿;儲液箱上端開有絲杠的螺紋進口,下端開有變徑出液口;出液嘴的進液口始終深入儲液箱的變徑出液口的大直徑處,其嘴內固定的頂針正對儲液箱的出液口,頂針上移到位,正好堵塞儲液箱的出液口,頂針下移,儲液箱的出液口逐漸打開;出液嘴的四周壁固定在杠桿的一端,杠桿的另一端部頂在氣缸的活塞桿上,該另一端固定在另一端固定在機架上的拉簧上,杠桿的支點鉸接在機架上。氣缸活塞桿推出,將杠桿一端頂起,出液嘴下移,頂針移出儲液箱的出液口,出液嘴流出鉛液;氣缸活塞桿回縮,杠桿一端在拉簧的作用下下移,出液嘴上移,頂針堵住儲液箱的出液口,出液嘴不再流出鉛液。絲杠是為了調節儲液箱內鉛液的容量,其下移,儲液箱內鉛液的容量下降,上移,儲液箱內鉛液的容量增加。該結構能夠在惡劣的使用環境下使出液嘴能夠順利出液和停止出液,并根據鉛液的使用量來調節儲液箱內鉛液的容量,操作簡單,方便,適用范圍廣。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輥式鉛條模表面形成的模槽的數量為8~16道。
該鉛條自動成型機的工作過程如下:流鉛控制閥控制鉛液箱內的鉛液注滿輥式鉛條模表面的當前位于正上方的一道模槽后暫停灌注,注入模槽的鉛液被立刻冷卻成型(因輥式鉛條模內的冷卻水管道內有持續循環的冷卻水冷卻),而后伺服電機驅動輥式鉛條模轉動一個角度后暫停驅動,以使輥式鉛條模表面的下一道模槽位于正上方(即正對流鉛控制閥的出液嘴),此時流鉛控制閥再次打開以使鉛液流出注滿輥式鉛條模表面的該條模槽,如此循環持續運作,在此過程中,已載有冷卻成型的鉛條的模槽在隨輥式鉛條模的逐次轉動而到達偏下側的位置時,模槽內的成型鉛條將會因自重而自行從模槽內脫落掉入下方的接料框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風帆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風帆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393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