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摩托車覆蓋件加工用手工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32430.1 | 申請日: | 2016-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423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世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智能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7 | 分類號: | B29C45/17;B29C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譚勇 |
| 地址: | 402761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覆蓋 工用 手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生產附件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摩托車覆蓋件加工用手工刀。
背景技術
在摩托車覆蓋件生產過程中,覆蓋件注塑成型后,在覆蓋件上易產生毛刺和毛邊,在處理這些毛刺和毛邊的過程中,普通道具處理較為不便,特別是在處理覆蓋件縫隙中的毛刺時,普通道具很難觸及到,或是處理不干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便于處理注塑件縫隙中毛刺的摩托車覆蓋件加工用手工刀。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摩托車覆蓋件加工用手工刀,其關鍵在于:包括長條形刀身(1),所述刀身(1)一端為刀刃端,該刀身的另一端為把手端,在所述刀刃端的一側設有刀刃(1-1),所述刀刃(1-1)由第一直線刀刃(1-11)、弧形刀刃(1-12)和第二直線刀刃(1-13)沿所述把手端向所述刀刃端的方向依次相連組成;
所述第一直線刀刃(1-11)長為25mm~40mm,該第一直線刀刃(1-11)與所述刀身(1)刀刃側側邊的夾角為145°~155°;所述弧形刀刃(1-12)半徑3.5mm~4.5mm,該弧形刀刃(1-12)的弧度為60°~80°;所述第二直線刀刃(1-13)的長度為5mm~10mm,該第二直線刀刃(1-13)與第一直線刀刃(1-11)的夾角為60°~80°。
該技術方案的原理:第一直線刀刃主要用于處理注塑件外表面的毛刺及毛邊,弧形刀刃和第二直線刀刃用于處理注塑件縫隙中,復雜位置的毛刺及毛邊。
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可進一步為:
所述刀刃端的端頭為弧形(1-3),該刀刃端的端頭與所述第二直線刀刃(1-13)相連,將刀刃端端頭設置為弧形,便于刀刃端伸入注塑件縫隙內,及在縫隙內鉤掛毛刺,并對毛刺進行切除;
所述把手端固套有把手套(1-2),該把手套(1-2)為橡膠材質,這樣,便于手掌的抓握,及防止本實用新型在手掌內滑動;
在所述刀身(1)上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靠近所述弧形刀刃(1-12),加固刀刃端的結構;
所述把手套(1-2)上設置有防滑滾花。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直線刀刃、弧形刀刃和第二弧形刀刃形成特殊形狀的刀刃,不僅能處理注塑件表面的毛刺及毛邊,還能處理注塑件縫隙內的毛刺,提高生產效率;刀刃端的端頭為弧形,便于刀刃端伸入注塑件縫隙內,及在縫隙內鉤掛毛刺,并對毛刺進行切除;把手套(1-2)為橡膠材質,便于手掌的抓握;在刀身上設有加強筋,加固刀刃端的結構,使刃端不易斷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刀刃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摩托車覆蓋件加工用手工刀,包括長條形刀身1,刀身1一端為刀刃端,該刀身的另一端為把手端,把手端固套有把手套1-2,該把手套1-2為橡膠材質,把手套1-2上設置有防滑滾花;在刀刃端的一側設有刀刃1-1,刀刃1-1由第一直線刀刃1-11、弧形刀刃1-12和第二直線刀刃1-13沿把手端向刀刃端的方向依次相連組成,刀刃端的端頭為弧形1-3,刀刃端的端頭與第二直線刀刃1-13相連;在刀身1上設有加強筋,加強筋靠近弧形刀刃1-12;
第一直線刀刃1-11長為25mm,該第一直線刀刃1-11與刀身1刀刃側側邊的夾角為155°;弧形刀刃1-12半徑3.5mm,弧形刀刃1-12的弧度為60°;第二直線刀刃1-13的長度為5mm,第二直線刀刃1-13與第一直線刀刃1-11的夾角為60°。
實施例2:在其他技術特征與實施例1相同的情況下,第一直線刀刃1-11長為40mm,該第一直線刀刃1-11與刀身1刀刃側側邊的夾角為145°;弧形刀刃1-12半徑4.5mm,弧形刀刃1-12的弧度為80°;第二直線刀刃1-13的長度為10mm,第二直線刀刃1-13與第一直線刀刃1-11的夾角為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智能工貿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智能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324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讓建筑超圖示抗震的系列易耐震施工器械及用法
- 下一篇:一種筆記本轉軸支架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