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垃圾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28310.4 | 申請日: | 2016-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635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國強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C12M1/36;C12M1/107;C12M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6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的處理方法和處理這些垃圾的設備,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垃圾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堆集和填埋在城鎮鄉村的垃圾以達66億噸之多,侵占35億平米土地,2/3的大中鄉鎮陷入垃圾包圍,1/4的鄉鎮的垃圾堆集到農村,已造成公害,垃圾年產量已達到1.4億噸,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致使城鎮鄉村生態惡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危害我國本世紀的可持續發展,然而,我們還沒有成套的垃圾處理設備和垃圾處理技術,我們垃圾的處理技術和方法仍然還是古老的原始方法一“填埋”和“焚燒”,而“填埋”和“焚燒”使垃圾沒有得到利用,還帶來了公害,如何處理垃圾成了令人頭痛的難題,好像人們對此無可奈何,束手無策。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為克服處理垃圾的現有方法和設備的不足,提供新的一種垃圾處理裝置替代“填埋”和“焚燒”垃圾的古老的處理方法,這種方法和設備能清除“填埋”和“焚燒”垃圾帶來的公害,能做到處理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變害為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垃圾在一種垃圾處理裝置中,其處理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垃圾在垃圾初選系統內用機械震動、多級篩選,挑剔出大件垃圾、水洗、漂洗、清潔打包回收,并剔除出不能進破碎機的垃圾物件(如金屬、石塊);
第二步,篩過后的垃圾經破碎后自動送至密封發酵系統保溫發酵、脫水、 烘干、干固;
第三步,在發酵中產生的各種氣體引至氣體處理系統進行無害處理,變害為寶;
第四步,將發酵后的干固、脫水、松疏的垃圾進入垃圾分類系統進行分解、分類,并送產品包裝系統;
第五步,將分類后的產品由產品包裝系統回收包裝,外運出廠。
本實用新型一種垃圾處理裝置,它由密封發酵系統、垃圾初選系統、氣體處理系統、垃圾分類系統、產品包裝系統構成,密封發酵系統分別連接垃圾初選系統、氣體處理系統、垃圾分類系統,產品包裝系統連接垃圾分類系統;所述密封發酵系統上的密封發酵桶頂蓋下方連接水滴集合器與桶的圓周吻合,引水管通過桶壁連接在桶外,頂蓋上安裝的攪拌器上的撥料桿懸掛于桶內,頂蓋上方連接冷卻器,桶內連接有加溫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一、設備結構簡單,容易制造,成本低,經濟實用,處理垃圾效率高;
二、利用垃圾在密閉的容器內發酵,產生的氣體封閉回收處理,不易到大氣中,避免了“焚燒”和“填埋”垃圾帶來的公害,能做到處理垃圾無害化;
三、本實用新型一種垃圾處理裝置,能將垃圾還原成原物質,如金屬、玻璃、砂石、塑料等可回收重新利用。發酵產生的沼氣可作再生能源使用,有機物腐爛作肥料,能做到處理垃圾資源化,變廢為寶。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垃圾處理裝置的方塊示意圖;
圖2為一種垃圾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為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作如下詳細解讀:
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由密封發酵系統1、垃圾初選系統2、氣體處理系統4、產品包裝系統26、垃圾分類系統3構成,密封發酵系統1分別連接垃圾初選系統2、氣體處理系統4、垃圾分類系統3、產品包裝系統26連接垃圾分類系統3。
參看圖2,所述密封發酵系統1上的密封發酵桶頂蓋下方連接水滴集合器23與桶的圓周吻合,引水管通過桶壁連接桶外,頂蓋上安裝的攪拌器18上的撥料桿懸掛于桶內,頂蓋下方連接冷卻器24,桶內連接加溫器25。
所述垃圾初選系統的功用是將垃圾中無所不有的物品初步挑剔出來,如大的塑料袋、塑料制品、衣物、金屬制品,即不能進密封發酵桶的垃圾挑選出來,作無害處理,變廢為寶。
所述垃圾初選系統的構造是這樣的:它包括多級振動篩5、洗滌裝置、破碎機6、垃圾塑料管道,所述多級振動篩5的第一級振動篩的孔徑尺寸大,便于小尺寸的垃圾進入二級振動篩,大直徑尺寸的垃圾進入洗滌裝置清洗后,用于打包回收,衣物及其他物品被挑剔出來另作處理,不存在“焚燒”產生有害氣體及其有害的燃燒物質。每級振動篩上連接有挑剔金屬件的裝置,如磁性物把鐵塊吸引出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國強,未經楊國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283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