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人體骨折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15914.5 | 申請日: | 2016-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317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謝新武;田豐;孫秋明;倪愛娟;楊健;劉長軍;胡名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李素蘭 |
| 地址: | 30016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體 骨折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傳感器檢測及醫學教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擬骨折模型。
背景技術
骨折是急救和院內常見疾患,在戰爭和地震災害的時候,發病率能達到近30%,對骨折的處理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在現場或院前急救,需要對骨折患者進行固定,在院內,需要對骨折患者進行復位與固定。手法復位是中醫骨傷科一項重要的技術,現有的對醫護人員進行的骨折固定復位訓練基本是通過書本講解、觀看解剖模型、正常人身體上模擬訓練、積累對病人處理經驗等方式,由于初學者缺乏經驗,在正常人身上又無法得到骨折時的處理經驗,而通過在病人身上積累經驗一方面易對病人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痛苦,病人不易接受;另一方面對一些不常見的病例難以獲得經驗。近年來興起的模擬人技術則有望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模擬人對人體解剖結構和病癥的模擬,使得受訓者能夠重復得到接近真實病例的體驗,為相關醫學技術的培訓提供了科學可靠的平臺。目前尚未有專門的骨折診斷及固定復位訓練模擬人模型產品。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號:98112545.X的“骨折、脫位手法復位模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骨折復位手法模擬訓練的模型。它首次用機械、電子技術將人體多處骨折的特征模擬出來,能夠進行手法復位練習,并能聲光指示手法復位成功與否。該模型的軀干為鋼木結構,骨骼為聚氯乙烯硬塑棒,肌肉用黑橡膠帶及拉簧制作,扁闊肌用海綿片模擬,皮膚用人造革仿制。模型高160cm、重30kg,可臥可坐。分為開啟、固鎖、電路、控制四大系統。該模型的優點是能夠進行開啟、固鎖等控制,并有聲光提示是否復位成功。但是該模型也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模型仿真度不高。人體骨折手法復位的第一步即為“手摸心會”,強調通過手的觸摸,了解骨折病情,包括骨折的部位、解剖結構的錯位程度、旋轉移位或縮短移位的情況等,從而形成對骨折部位的立體印象,再研究復位的手法和步驟。而實用新型98112545.X并未按人體骨骼的解剖外形制作,對骨折涉及到的分離移位、側方移位、縮短移位、成角移位、旋轉移位等,并不能很好地進行模擬,也需要設計較為規則的斷面才能順利完成各項操作,與人體骨折的復雜情況不符,難以獲得“手摸心會”的訓練效果;該實用新型檢測復位的方法由于有較多的機械結構,本身可能對復位過程造成干擾,使得復位手感不真實。另外,該模型的一個不足之處是它只能簡單地用聲光提示復位成功與否,對于復位操作過程沒有檢測與提示,也就不能實時指導與糾正訓練動作,訓練效果不佳。因而該實用新型作為診斷和固定復位的訓練模型并不合適。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結構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人體骨折模型,高仿真度地用于人體四肢長骨骨折診斷及固定復位訓練的模型,診斷與固定訓練模擬系統基于人體骨折模型,并且具有配套執行的訓練軟件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人體骨折模型,該模型至少包括骨骼模型、關節連接件、皮膚模型、肌肉模型、血管模型、模擬血液袋以及傷口模型;其中:
骨骼模型,具有人體骨骼所有的解剖外形特征和硬度;關節連接件由模擬關節的機械結構構成,將骨骼模型按照人體關節活動特征連接起來,確保大關節的活動自由度及角度范圍與正常人體一致;皮膚模型覆蓋于骨折模型的最外層表面;肌肉模型設置在皮膚模型和骨骼模型之間;血管模型設置于肌肉模型中;在該人體骨折模型的特定位置構建傷口模型,傷口模型根據需要制作成兩種不同形式,即閉合性骨折傷口模型或開放性骨折傷口模型,于傷口模型中設置骨折斷裂模擬結構,該結構中至少包括模擬骨折斷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同類裝置中首次同時逼真模擬人體四肢皮膚骨骼肌肉系統,長骨常見骨折的體征表現,以及四肢大關節的活動自由度及活動的角度范圍;有利于醫學學生盡快地掌握骨折的表現、提高教學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四肢長骨骨折(下肢,脛骨干骨折)模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骨折模型檢測電路示意圖;
圖3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骨折模型使用流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骨折模型的完整人體應用模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引用的實用新型專利201510934337.4的實施例的骨折斷面成角定義示意圖;(a)、骨折模型初始狀態;(b)、骨折模型成角移位狀態;(c)、骨折模型旋轉移位狀態;(d)、骨折模型復合移位狀態;
圖6為本實用新型引用的實用新型專利201010263074.6的柵格觸點式變阻器和觸點探針
在骨折骨骼的斷面上的安裝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裝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159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分叉血管模型
- 下一篇:正極集流體、正極餅、扣式電池及正極集流體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