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營養源供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12200.9 | 申請日: | 2016-08-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500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信銘;陳孟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八琥桐事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9/00 | 分類號: | A01G29/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營養 供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營養源供應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設置方便的營養源供應裝置。
背景技術
濕地在自然環境中扮演著凈化水源、調節氣候、減少洪水損害的角色,無論在山林或河川,濕地的存在對于維持自然生態的發展相當重要,尤其河口濕地更是扮演著維系近海漁業資源穩定的關鍵角色。然而,人類過度開發環境,使得氣候變遷、水文、地形改變,其代價是造成濕地的面積逐漸減小或貧瘠化,甚至消失,使得全球濕地的數量減少。
當濕地面積變少時,除了對氣候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亦使棲息在濕地的生物減少。以位于河口的濕地為例,由于海岸線地形改變(例如建設港口造成地形改變),將使得原本借由海流供應給濕地的營養源減少或中斷,在營養源匱乏的情況下,濕地無法供應充足的養分予濕地的生物,使得濕地生物多樣性大量消失,連帶地,原本在濕地覓食的鳥類也因食物變少而銳減。如此,將造成根源性的生態浩劫。為此,如何讓已經瀕臨死亡的濕地回復原有的功能,已成為越來越迫切的問題。
此外,當人類對坡地進行開發需進行水土保持,而在陡峭的山坡地種植水土保持用的樹木時,由于地勢險峻之故,人員不易于山坡地上補充肥料,導致位于山坡地上水土保持用的樹木養分不足,無法發揮水土保持的效果,不利于坡地景觀以及長久的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營養源供應裝置,可穩定地供應營養,且方便設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營養源供應裝置包含有至少二營養供應單元與至少一連接繩,其中,各該營養供應單元供釋出養分;該連接繩連接各該營養供應單元,且該連接繩被拉直時,該二營養供應單元之間相隔一間距。
其中,各該營養供應單元為一植物束,該植物束包含有多個植物。
其中,各該植物束更包含至少一綁繩,該綁繩捆綁固定這些植物。
其中,這些植物為禾本科植物。
其中,各該營養供應單元為一肥束網袋,該肥束網袋包括一透水的外層及肥料包覆于該外層之中。
其中,更包含有至少一固定件,固定至少一該營養供應單元于一預定位置。
其中,該至少一固定件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二營養供應單元的數量大于二且為依序并列;這些固定件固定這些營養供應單元之中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這些營養供應單元沿一預定方向并列,這些固定件至少固定位于第一個的該營養供應單元以及位于最后一個的該營養供應單元。
其中,該連接繩為生物可分解材料所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將該營養源供應裝置設置于一區域,這些營養供應單元即可穩定地供應養分,且借由連接繩連接營養供應單元,在設置營養供應裝置時,讓營養供應單元可快速地就定位,可大幅降低設置的時間,達到快速設置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營養源供應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營養源供應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營養源供應裝置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營養源供應裝置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營養源供應裝置的局部剖視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0、200、300、400 營養源供應裝置
10 植物束
12 植物
14 綁繩
20 連接繩
30 固定件
40 肥束網袋
42 外層
44 肥料
G 濕地
W 擋土墻
W1 平面
W2 立面
P 木本植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營養源供應裝置100,包含有以二植物束10為例的營養供應單元與一連接繩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八琥桐事業有限公司,未經八琥桐事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122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