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12004.1 | 申請日: | 2016-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314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謝曉冬;胡明;張明;何敏;王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9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涉及一種面板。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競爭日逾激烈的全球市場上,電子設備廠商越來越傾向于嚴格管理和使用統一標準的標志(logo)為自身建立一個更有效、更清晰的市場形象。
通常制作含有logo圖案的面板包含多個工序,且各個工序可能在不同的車間操作,進行完一個工序之后進入下一個工序之前的等待的時間也可能較長。所以在形成logo圖案的過程中,在形成油墨層后,進行下一個工序之前需要在油墨上覆蓋一層保護膜,防止外界的雜質給油墨層帶來污染,或者進行下一個工序時要用毛刷等對油墨的表面進行清掃。如果油墨的附著力不強,在移除保護膜的過程中可能將油墨也移除,或者用毛刷對油墨的表面進行清掃時會將油墨帶走。除此之外,產品在進行返修時,如果油墨層的附著力不強,油墨層也會脫落,從而造成logo圖案不能被人們接受。所以如何改善油墨的附著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面板。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面板的結構進行設計,然后將油墨印刷至待形成logo圖案的區域,將油墨烘烤至固態,然后對油墨進行附著能力測試,表明油墨在面板的膜層上具有很強的附著能力。
本實用新型至少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面板,包括:襯底基板,依次設置在所述襯底基板上的黑矩陣層、第一有機絕緣層和第二有機絕緣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陣層包括貫穿所述黑矩陣層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有機絕緣層包括貫穿所述第一有機絕緣層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有機絕緣層包括貫穿所述第二有機絕緣層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相互貫通。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在平行于所述襯底基板的平面上具有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尺寸依次增大。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第一有機絕緣層的形成有所述第二凹槽的邊緣與位于同一側的所述黑矩陣層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凹槽的邊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間距d1。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第一間距d1的范圍為 800μm-1200μm。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在平行于所述襯底基板的平面上還具有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有機絕緣層的形成有所述第二凹槽的邊緣與位于同一側的所述第二有機絕緣層的形成有所述第三凹槽的邊緣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均具有第二間距d2。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第二間距d2的范圍為 800μm-1200μm。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第一有機絕緣層的厚度為0.5μm-3μm。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第二有機絕緣層的厚度為0.5μm-3μm。
例如,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有機絕緣層和所述第二有機絕緣層之間的透明的無機絕緣層,所述無機絕緣層覆蓋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對應的區域。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無機絕緣層的厚度為 0.08nm-0.12nm。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內和所述無機絕緣層上填充有油墨。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黑矩陣層的材料包括樹脂或金屬。
例如,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面板中,所述黑矩陣層的厚度為 0.5μm-3μm。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涉及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面板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面板沿A-B切割形成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面板的logo圖案處另一截面結構的示意圖;
圖4為面板的logo圖案以外邊緣區域膜層結構的示意圖;
圖5為面板的logo圖案以外中間區域膜層結構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120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