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溫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02078.7 | 申請日: | 2016-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3636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瀛;李小剛;李麗;劉忠華;張旭;王佳;王拓;劉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9B25/00 | 分類號: | 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志紅 |
| 地址: | 40133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度 氣運 移成藏 影響 模擬 實驗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教學實驗用具,尤其是一種能夠直觀教學和易于操作的溫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天然氣在生成、運移和成藏過程中始終都有地層水的參與,我們通常將該過程簡稱為水溶氣運移成藏。水溶氣運移成藏是需要特定的條件,其中尤為重要的一條是地層水中天然氣的溶解度這一因素。研究表明,在地下高溫、高壓狀態下,天然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并隨溫度、壓力和礦化度的變化而變化。在比較深的儲集層中,有大量溶蝕空洞存在,也有一些裂隙存在,且儲集層大量含水,水溶氣對成藏有重要貢獻,四川盆地威遠氣田圈閉形成于喜山期之后,烴源巖生氣期是喜山期之前。圈閉形成后由于構造抬升烴源巖已停止演化無法給圈閉供氣,但同樣可以形成大氣田,這就是水溶氣造就的。
目前,研究水溶氣運移成藏的學者很多,溫度、壓力和礦化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巨大,得出的結論如下:
溫度對天然氣溶解于水的影響較為復雜,當溫度小于80℃時,天然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逐漸減?。划敎囟却笥?0℃時,天然氣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逐漸增大;
壓力對天然氣溶解于水的影響,天然氣溶解度隨壓力增大而增大;
礦化度對天然氣溶解于水的影響,礦化度越高,天然氣溶解度越??;礦化度越低,天然氣溶解度越大。但是,目前業內并無溫度、壓力和礦化度對天然氣溶解于水影響的相關模擬試驗裝置,這使得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的教師在給學生講課時,只能從理論入手,無法直觀的給學生呈現溫度、壓力和礦化度對天然氣溶解于水的影響。
設計一種溫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對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的師生就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直觀教學和易于操作的溫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即一種溫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其中:包括透明箱體,位于透明箱體頂部且將透明箱體的內腔密封的頂蓋;
在頂蓋上設置有一個余氣排放孔,在余氣排放孔中固定有余氣排放管,在余氣排放管上設置有控制閥Ⅰ,在余氣排放管的排氣口處固定有燃燒嘴,所述余氣排放管的排氣口的進氣口與透明箱體的內腔的頂部連通,所述余氣排放管與余氣排放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Ⅰ;
在透明箱體的側壁上固定有模擬水進水管、模擬天然氣進氣管、電加熱器和溫度檢測儀,所述模擬水進水管、模擬天然氣進氣管、電加熱器和溫度檢測儀與透明箱體的側壁的壁體之間均設置有密封圈Ⅱ;
所述溫度檢測儀和電加熱器通過導線與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連接,該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上設置有顯示器和操作面板,所述溫度檢測儀將檢測信號反饋給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由所述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柜控制電加熱器的啟閉;
所述模擬水進水管上設置有控制閥Ⅱ和流量計Ⅰ,該模擬水進水管的進水口與水源連通,模擬水進水管的出水口與透明箱體的內腔連通;
所述模擬天然氣進氣管的出氣口與透明箱體的內腔連通,模擬天然氣進氣管的進氣口端的管段上具有凹槽Ⅰ,通過扎絲或繩索將硅膠管的一端固定在凹槽Ⅰ中,該硅膠管的另一端通過扎絲或繩索固定在連接管的出氣口端的管段上的凹槽Ⅱ中,所述連接管的進氣口與天然氣源連通,在模擬天然氣進氣管上設置有控制閥Ⅲ,在連接管上設置有控制閥Ⅳ和流量計Ⅱ。
本實用新型由于上述結構而具有的優點是:能夠直觀教學和易于操作。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模擬天然氣進氣管的進氣口端的管段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管的出氣口端的管段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至3,圖中的溫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其中:包括透明箱體1,位于透明箱體1頂部且將透明箱體1的內腔密封的頂蓋2;
在頂蓋2上設置有一個余氣排放孔3,在余氣排放孔3中固定有余氣排放管4,在余氣排放管4上設置有控制閥Ⅰ5,在余氣排放管4的排氣口處固定有燃燒嘴6,所述余氣排放管4的排氣口的進氣口與透明箱體1的內腔的頂部連通,所述余氣排放管4與余氣排放孔3之間設置有密封圈Ⅰ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科技學院,未經重慶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0207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化度對水溶氣運移成藏影響用模擬實驗裝置
- 下一篇:密碼程序多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