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聯野戰戶外藥片包裝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01036.1 | 申請日: | 2016-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14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清竹;謝長勇;王胥人;柯學峰;桂莉;王毅欣;劉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J1/03 | 分類號: | A61J1/0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68 | 代理人: | 趙青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聯 野戰 戶外 藥片 裝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三聯野戰戶外藥片包裝袋。
背景技術
未來戰爭環境及戶外活動環境中,將伴隨有大量傷員產生。在夜間及視物不清的環境下,及時、快速地對傷員實施用藥,對保障傷員生命安全,減輕疼痛,減少致殘、致死率尤為重要。
目前普遍采用的藥片包裝袋為普通塑料包裝,單個側面切口在危急時不能一次撕開,則在接下去的使用中造成困難;藥品在夜間容易混淆在一起,無從分辨;在視物不清的環境下更加無法辨別;并且藥品太多,分散包裝不容易尋找。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聯野戰戶外藥片包裝袋,用于在夜晚及視物不清的條件下對傷員實施用藥,醒目、便利、實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熒光部件和藥片包裝部分,其中:藥片包裝部分為三個相互連接的獨立包裝袋,熒光部件為透明夜光薄膜,覆蓋于藥片包裝部分表面;藥片包裝部分包括:撕口、帶識別壓跡的邊緣和包裝表面,其中:撕口設置于獨立包裝袋的上側和下側且連接另一個獨立包裝袋,帶識別壓跡的邊緣設置于獨立包裝袋的左側和右側。
識別壓跡為有凹凸質感的標識物。
所述的撕口為鋸齒狀。
所述的包裝表面上設置有標識區。
標識區具體為白底大號字體印刷藥品名稱及用法。
所述的邊緣的識別壓跡為一道杠、兩道杠或三道杠。
本實用新型中的熒光部件覆蓋于藥片包裝部分表面,在夜間發出熒光,能夠透過并照亮下方白底部分用大號字體打印的藥品名稱、數量和劑量;撕口能夠在需要時迅速撕開包裝并使用藥品;邊緣的壓跡為一道杠、兩道杠或三道杠,在視物不便時通過觸摸壓跡的數量來識別藥品,結合傷員情況進行用藥;包裝表面能夠在白天以及夜晚熒光狀態下保持醒目,便于分辨。本實用新型可在夜間及戰場視物不清的環境中使用,使傷員及時、快速得到用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實施例的結構圖;
其中:熒光部件1,撕口2,帶識別壓跡的邊緣3,包裝表面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熒光部件1和藥片包裝部分,其中:藥片包裝部分為三個相互連接的獨立包裝袋,熒光部件1為透明夜光薄膜,覆蓋于藥片包裝部分表面;藥片包裝部分包括:撕口2、帶識別壓跡的邊緣3和包裝表面4,其中:撕口2設置于獨立包裝袋的上側和下側且連接另一個獨立包裝袋,帶識別壓跡的邊緣3設置于左側和右側。
所述的撕口2為鋸齒狀。
所述的包裝表面4上設置有白底大號字體印刷藥品名稱及用法。
如圖2所示,左右帶識別壓跡的邊緣3,在三聯藥袋上分別為一道、兩道和三道杠,在此實例中分別代表泰諾、芬太尼和莫西沙星,在視物不便時通過觸摸壓跡的數量來識別藥品,結合傷員情況進行用藥。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010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藥盒
- 下一篇:細胞制劑靜脈回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