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900551.8 | 申請日: | 2016-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14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慧盈;周冬生;鄭勁林;劉玉杰;楊文慧;殷喆;王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慧榮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D7/00 | 分類號: | A61D7/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液體 氣溶膠 遞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溶膠發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插于動物氣管內發生液體氣溶膠的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發病率的增加,可吸入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愈發得到關注。近年來,科研人員開展了大量的關于農藥、化學品、藥品、化妝品和環境污染物等物質的動物吸入毒性實驗以評價其安全性,例如考察其對肺癌、肺氣腫、肺結核、肺炎、哮喘、慢阻肺和囊性纖維化等疾病發病的影響。目前吸入實驗常用的兩種方法分別是動物口鼻吸入法和動物氣管滴注法。雖然這兩種方法的應用范圍較廣,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口鼻吸入法存在的問題有樣品消耗量大,難以對可吸入物的動物實際吸入劑量進行準確定量,樣品的有效利用率相對較低,儀器昂貴組成復雜,而氣管滴注法又難以模擬人日常對可吸入物質的實際呼吸狀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吸入實驗的至少一個缺陷,提供一種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其可直接插入實驗動物的氣管內部再發生液體氣溶膠,能夠實現樣品到動物肺部的有效遞送,動物對樣品的實際吸入劑量可實現準確定量,同時此種染毒方式模擬了人體對可吸入物的實際呼吸狀態。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其包括:
注射器,其具有用于容裝液體樣品的注射筒和設置于所述注射筒內的活塞;
遞送管,所述遞送管的進口連通于所述注射筒的出口,且所述遞送管的出口端配置成插入動物氣管;和
噴霧裝置,所述噴霧裝置安裝于所述遞送管的出口端,配置成在所述活塞促使所述注射筒內的液體樣品向所述動物氣管移動時,使液體樣品在所述遞送管的出口端處霧化成氣溶膠。
進一步地,所述噴霧裝置包括導流器和噴嘴,所述導流器具有分散通道,且設置于所述遞送管內,所述分散通道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遞送管內輪廓的橫截面積;
所述噴嘴具有噴孔,且設置于所述遞送管內,以對流出所述分散通道的液體樣品進行霧化。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器還具有圓柱基體,所述圓柱基體與所述遞送管的內壁接觸抵靠,且所述分散通道為形成在所述圓柱基體的周壁上的螺旋形溝槽。
進一步地,所述噴孔為漸縮孔或錐形孔,且其出口端的孔徑小于其進口端的孔徑。
進一步地,所述噴孔的進口端的孔徑為所述遞送管的內徑的3/4至1。
進一步地,所述圓柱基體的長度為380至420微米,外徑為290至310微米;所述螺旋形溝槽的寬度為85至95微米。
進一步地,所述噴孔的進口端與所述導流器之間的距離為所述遞送管的內徑的1/4至2倍。
進一步地,所述遞送管為直線管,或所述遞送管包括兩個交叉呈100°至150°的直線管段。
進一步地,所述遞送管的出口端的邊緣具有圓角。
進一步地,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還包括連接頭,連接所述注射器和所述遞送管;且
所述注射筒包括精密高硼硅玻璃管,以及所述精密高硼硅玻璃管外包覆著的不銹鋼殼體。
本實用新型的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依靠遞送管以及安裝在遞送管內部的噴霧裝置能夠使該裝置直接插入到動物氣管內部再發生氣溶膠,使樣品有效遞送到動物肺部,特別地,樣品是以氣溶膠的形式進入動物體內,其真實模擬了人體日常的吸入狀態。而且,依靠注射器,尤其是精密注射器,可實現對動物實際吸入劑量的準確定量。
附圖說明
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手持式液體氣溶膠肺遞送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2為圖1所示的遞送管和噴霧裝置的示意性局部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慧榮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慧榮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9005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