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型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92605.0 | 申請日: | 2016-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612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汪大新;譚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鑄鍛廠 |
| 主分類號: | A47F5/00 | 分類號: | A47F5/00;A47F7/00;B25H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型架,屬于鑄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模型是機械制造行業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件機械產品的大體制作流程是設計→工藝→模型→鑄造→加工→組裝。模型對鑄造工藝個鑄件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和影響。模型制作人員也是現在國內缺少的技能人才。模型工需要掌握模型工基礎知識,鑄造工藝,模型、芯盒的種類及制作要求,鑄工造型及下芯方法等知識。
在鑄造生產中用來造型和制芯用的模型叫做模型。模型中用來形成鑄型型腔,叫做模型(木型、木模、模樣)用來制作鑄件的內腔、穿透孔和鑄件外形不易驅除部分的砂芯,叫做芯盒。鑄件都是根據圖樣的要求先制作出合格的模型,然后用這個模型造型,澆鑄而成。模型是造型、制芯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藝裝備。模型與鑄件的形狀、尺寸等直接有關,它是獲得合格鑄件的先決條件,對保證鑄件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工藝條件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模型眾多,需要建有專門的模型庫,模型庫內有存放模型的模型架。現有的模型架由于制作初期設計容量有限,存放的模型數量有限,但是由于生產需要,模型種類和數量會不斷增加,模型架的空間利用率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模型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模型架,包括多個多層架和設置在多層架頂層的暫存架,所述暫存架包括第一矩形管、兩根第二矩形管、兩塊豎板、兩塊支撐板,兩塊豎板分別設置在第一矩形管的左右兩端,豎板的底端與第一矩形管固定連接,兩塊支撐板均設置在第一矩形管的前側,支撐板與第一矩形管相互垂直,豎板的頂端與支撐板的尾端固定連接;兩根第二矩形管均設置在兩塊支撐板之間且兩根第二矩形管均設置在第一矩形管的前側,兩根第二矩形管之間設置有間隔,第二矩形管與與第一矩形管相互垂直且第二矩形管的底面與第一矩形管的底面共面,第二矩形管的尾端與第一矩形管固定連接,第一矩形管的后側設置有與第二矩形管的內腔相連通的矩形插孔。
本文所述左、右、前、后均相對于后文附圖中圖2的暫存架結構示意圖而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豎板的后側設置有縱向定位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矩形管與豎板之間設置有第一加強筋,所述支撐板與豎板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強筋,所述第二矩形管與第一矩形管之間設置有第三加強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相鄰的多層架之間還設置有暫存平臺,暫存平臺與多層架固定連接,暫存平臺的邊沿設置有護欄,護欄與暫存平臺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暫存平臺與多層架之間還設置有斜桿,斜桿的頂端與暫存平臺的底部固定連接,斜桿的底端與多層架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型架對現有的多層架結構優化設計,利用暫存架和暫存平臺提高多層架的空間利用率,暫存架結構簡單,重量輕,機械強度高,搬運方便快捷,應用價值高。該模型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有效提高多層架的空間利用率,實施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型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暫存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暫存架結構示意圖(俯視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型架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暫存架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暫存架結構示意圖(俯視狀態)。所述模型架,包括多個多層架10和設置在多層架10頂層的暫存架,所述暫存架包括第一矩形管21、兩根第二矩形管22、兩塊豎板23、兩塊支撐板24,兩塊豎板23分別設置在第一矩形管21的左右兩端,豎板23的底端與第一矩形管21固定連接,兩塊支撐板24均設置在第一矩形管21的前側,支撐板24與第一矩形管21相互垂直,豎板23的頂端與支撐板24的尾端固定連接;兩根第二矩形管22均設置在兩塊支撐板24之間且兩根第二矩形管22均設置在第一矩形管21的前側,兩根第二矩形管22之間設置有間隔,第二矩形管22與與第一矩形管21相互垂直且第二矩形管22的底面與第一矩形管21的底面共面,第二矩形管22的尾端與第一矩形管21固定連接,第一矩形管21的后側設置有與第二矩形管22的內腔相連通的矩形插孔2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鑄鍛廠,未經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鑄鍛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926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