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醫用蜂療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90779.3 | 申請日: | 2016-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07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卿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光蜂慧(北京)蜜蜂醫療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蜂療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中醫用蜂療裝置。
背景技術
蜂療是我國中醫傳統的一種治療手段,蜂療法是將蜂針液的藥理作用與針灸學原理相結合的一種方法,醫生在給患者進行蜂療時,需要用鑷子將蜜蜂從蜂箱中夾出,并置于穴位上方進行螫刺,再將螫刺后的蜜蜂送至另一個蜂箱,這種操作方式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尤其是在夾取蜜蜂的過程中,蜂箱內的其他蜜蜂容易飛出,并對無辜人員進行螫刺,為此,我們提出一種中醫用蜂療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醫用蜂療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中醫用蜂療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萬向輪,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端設有扶手,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個邊角分別設有支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設有第二蜂箱,所述第二蜂箱的內部左端面設有抽風裝置,所述支柱的頂端連接擺放臺的下表面,所述擺放臺的上表面左端設有第一蜂箱,所述第一蜂箱的內部左端面設有吹風裝置,所述擺放臺的上表面中部設有吹風機,所述擺放臺的上表面右端設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四周設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端連接空心盒的下表面,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插空心盒底部的通孔連接轉盤,所述轉盤的側面設有隔板,所述轉盤位于空心盒內部的上端,所述空心盒內部的下端設有通風槽,所述空心盒的左端面上端設有與第一蜂箱連接的進蜂口,所述空心盒的左端面下端設有與吹風機連接的進風口,所述空心盒的前端面下端設有與輸送管連接的出蜂口,所述輸送管遠離出蜂口的一端側面設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遠離輸送管的一端連接第二蜂箱的進蜂管口,所述擺放臺的前端面右端設有掛鉤。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至少有四根,且四根支撐桿在空心盒的下表面四周均勻分布。
優選的,所述萬向輪有四個,且四個萬向輪分布在底板的四個邊角。
優選的,所述隔板至少有十二塊,且十二塊隔板在轉盤的側面均勻分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中醫用蜂療裝置,支撐桿至少有四根,且四根支撐桿在空心盒的下表面四周均勻分布,使空心盒更加穩定,保證了空心盒與第一蜂箱連接緊密,防止空心盒歪倒掉落,使蜜蜂飛出對醫護人員造成傷害,萬向輪有四個,且四個萬向輪分布在底板的四個邊角,增加了整個裝置的可移動性,解決了對行動不便的病人治療難的問題,隔板至少有十二塊,且十二塊隔板在轉盤的側面均勻分布,相鄰的隔板之間組成蜂室,蜂室的大小比一只蜜蜂的體積略大,可對蜜蜂進行單獨隔離,整個裝置結構簡單,可移動,解決了對移動不便的患者治療難的問題,同時蜂室的設計,可對蜜蜂進行單只隔離使用,保護了室內人員的安全,相比傳統拿鑷子夾取更加安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空心盒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萬向輪、3第二蜂箱、4抽風裝置、5擺放臺、6第一蜂箱、7吹風裝置、8支柱、9支撐桿、10電機、11空心盒、12吹風機、13掛鉤、14輸送管、15回收管、16轉盤、17隔板、18通風槽、19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光蜂慧(北京)蜜蜂醫療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陽光蜂慧(北京)蜜蜂醫療科學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907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