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實驗用可準確滴定的滴定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84810.2 | 申請日: | 2016-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152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馬暢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暢駿 |
| 主分類號: | B01L3/02 | 分類號: | B01L3/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000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驗 準確 滴定 滴定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用可準確滴定的滴定管,屬于教學用具領域。
背景技術
在對試管、燒杯等容器中進行加液時,根據需要采用全部加入或逐滴加入等方式,逐滴加入時通常采用滴管加入。滴管分胖肚滴管和常用滴管,由橡皮乳頭和尖嘴玻璃管構成。采用滴管加入時,需要用手指夾住橡膠乳頭垂直使用,每次滴入的液體體積并不相同,且滴入的速度不均衡,進而造成了部分實驗的不準確。
并且由于人力進行調節,無法準確的控制和調節滴入液體的體積和速度,從而造成同一實驗方法在進行多次實驗時的實驗數據不同,造成了實驗的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實驗用可準確滴定的滴定管,具有可準確控制和調節液體加入的速度,也可準確控制和調節液體加入的體積,可保持滴定時每滴液體的體積不變,滴定的速度不變,增加了每滴液體體積調節的范圍,減小了實驗誤差,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降低人體的勞動強度的優點。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實驗用可準確滴定的滴定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管口、儲液部、滴定部和管嘴,滴定部內設有固定塊和調節塊,固定塊與管體的管壁密封,固定塊與管體固定連接;
所述固定塊的上方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形狀呈半球形,第一凹槽的槽底聯通有第一加液通道,第一加液通道螺旋向下分布,第一加液通道的下口聯通有第二加液通道,第二加液通道垂直向下設置,第二加液通道與固定塊的底面平齊;
所述固定塊的下方設有調節塊,調節塊與管體之間設有軸承;
所述調節塊的上方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形狀呈半球形,第二凹槽的半徑大于第二加液通道的半徑,第二凹槽的軸線與第二加液通道的軸線在同一圓柱體的側面上;
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聯通有第三加液通道,第三加液通道傾斜向下設置,第三加液通道的下口圓心與調節塊的下底面圓心重合。
以下是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所述固定塊的底部設有容納部,容納部內設有電機,電機與容納部之間通過固定座(8)固定連接,電機軸接有轉軸。
所述滴定部的管壁外側設有電源裝置,電源裝置包括直流電源和控制開關,直流電源用來向電機提供動力,控制開關用來控制電機的開關和調節電機的轉速。
所述調節塊的上方設有插孔,插孔內插入有轉軸,電機通過轉軸帶動調節塊旋轉。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裝置可準確控制和調節液體加入的速度,也可準確控制和調節液體加入的體積,可保持滴定時每滴液體的體積不變,滴定的速度不變,增加了每滴液體體積調節的范圍,減小了實驗誤差,提高了實驗的準確性,降低了人體的勞動強度。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滴定部的剖面圖;
圖中,
1-管體,11-管口,12-儲液部,13-滴定部,14-管嘴,2-固定塊,3-調節塊,4-軸承,5-電源裝置,6-電機,7-轉軸,8-固定座,21-第一凹槽,22-第一加液通道,23-第二加液通道,24-容納部,31-插孔,32-第二凹槽,33-第三加液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一種實驗用可準確滴定的滴定管,包括管體1,管體1從上到下依次設有管口11、儲液部12,滴定部13和管嘴14,滴定部13內設有固定塊 2和調節塊3,固定塊2與管體1的管壁密封,固定塊2與管體1固定連接;
固定塊2的上方設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的形狀呈半球形,第一凹槽21的槽底聯通有第一加液通道22,第一加液通道22螺旋向下分布,第一加液通道22的下口聯通有第二加液通道23,第二加液通道23垂直向下設置,第二加液通道23與固定塊2的底面平齊;
固定塊2的底部設有容納部24,容納部24內設有電機6,電機6與容納部24之間通過固定座8固定連接,電機6軸接有轉軸7;
滴定部13的管壁外側設有電源裝置5,電源裝置5包括直流電源和控制開關,直流電源用來向電機6提供動力,控制開關用來控制電機6的開關和調節電機6的轉速;
固定塊2的下方設有調節塊3,調節塊3與管體1之間設有軸承4,調節塊3可繞管體1旋轉;
調節塊3的上方設有插孔31,插孔31內插入有轉軸7,電機6通過轉軸7帶動調節塊3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暢駿,未經馬暢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848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差溫反應芯片以及控溫金屬浴
- 下一篇:防撞移液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