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陶瓷坯件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79185.2 | 申請日: | 2016-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38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斯鐸 | 申請(專利權)人: | 潮州市湘橋區飛馬機電設備廠 |
| 主分類號: | B28B7/00 | 分類號: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劉媖,沈悅濤 |
| 地址: | 521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陶瓷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陶瓷坯件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陶瓷模具以可以分為高強石膏和普通石膏。在衛浴陶瓷領域,陶瓷坯件的制作通常采用常壓注漿成型工藝,注漿成型工藝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如下問題:1、模具通常采用石膏制作,注漿成型時石膏模具自身吸收漿液中的水分,使漿液緩慢結殼成型,成型時間通常需要20小時以上,并且易受天氣影響,而且成型后胚件不夠密實;2、由于料漿流動速度慢,導致成型坯件的表面不夠光滑;3、毎次注漿成型后需要對模具進行干燥,無法連續作業,效率低;4、由于注漿成型工藝的效率低,導致需要同時制備大量的石膏模具,不但模具投入大,而且占用大量面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透水透氣的陶瓷坯件成型模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陶瓷坯件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樹脂內模、注漿管道和排氣管道,所述樹脂內模上均布設有微孔,所述排氣管道的一端貼合在樹脂內模的側壁上,另一端設置在外框架上,所述注漿管道的一端連通樹脂內模,另一端設置在外框架上,在外框架與樹脂內模之間空隙填充有混凝土。
進一步地,所述排氣管道包括排氣主管道和多根排氣支管,排氣支管的一端貼合所述樹脂內模側壁,另一端與排氣主管道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樹脂內模上的微孔的孔徑為0.1-1微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采用上述的樹脂內模,強度較石膏模具高,注漿時能受的壓力較大,模具的使用壽命較長;通過樹脂內模上的微孔配合排氣管道,在注漿時能夠快速將漿料中的水、氣排出,促成陶瓷坯體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成型后的胚件密實、表面光滑,平整度好,并且明顯降低模具分攤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陶瓷坯件成型模具,包括外框架1、樹脂內模2、注漿管道3和排氣管道4。在樹脂內模2上均布設有微孔;排氣管道4的一端貼合在樹脂內模2的側壁上,另一端設置在外框架1上。所述注漿管道3的一端連通樹脂內模2,另一端設置在外框架1上,在外框架1與樹脂內模2之間空隙填充有混凝土5。
本實施例中,上述排氣管道4包括排氣主管道41和多根排氣支管42,排氣支管42的一端貼合所述樹脂內模2側壁,另一端與排氣主管道41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樹脂內模2上的微孔的孔徑為0.1-1微米。
上述樹脂內模2為凹模,在使用時,與凸模進行配合使用。
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潮州市湘橋區飛馬機電設備廠,未經潮州市湘橋區飛馬機電設備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791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輕質石材保溫裝飾板板坯成型設備
- 下一篇:一種具有新型石墨電極結構的精密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