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取栓支架及使用該取栓支架的取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72823.8 | 申請日: | 2016-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04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邵秋季;李天曉;朱良付;張明亮;李立;賀迎坤;常凱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邵秋季;李天曉 |
| 主分類號: | A61B17/22 | 分類號: | 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市華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經德振 |
| 地址: | 450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架 使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中的取栓支架及使用該取栓支架的取栓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我國,急性腦卒中(acute stroke)是導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和致殘的第一位。據統計,全國每年新發腦卒中約200萬人,每年死于腦卒中者約150萬人,腦卒中幸存者約650萬人,全國每年用于腦卒中的直接費用超過200億元,其中缺血性卒中約占全部患者的85%。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一旦發生,如何快速將堵塞血管的血栓解除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常規的治療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溶栓藥物消除血栓;第二,通過機械取栓裝置將血栓取出,第一種方式通過藥物溶栓,這種方式治療時間窗窄、再通率低、出血風險高,第二種方式是采用取栓支架直接將血栓取出,該方式可快速開通血管,因此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要的治療手段。
現有的取栓支架如中國專利CN203379185U公開的“顱內血栓取出裝置”,該顱內血栓取出裝置包括可徑向脹縮的取栓支架,使用時,將取栓支架置于微導管中,取栓支架與一導絲相連,將微導管送到血栓位置,然后移走微導管,取栓支架在沒有微導管的限制下釋放并嵌入到血栓中,形成與血栓間的固位力,然后拉動導絲,將取栓支架由血管中取出,血栓也隨取栓支架由血管中取出,完成取栓過程。由上取栓過程敘述可知,要實現該取栓過程的關鍵是取栓支架釋放后能夠順利的嵌入到血栓中,然后利用取栓支架與血栓之間的固位力完成取栓,取栓支架要能夠順利的嵌入到血栓中,就要求取栓支架上的網孔足夠大才可以,而現有取栓支架的網孔呈近似菱形,網孔的中部尺寸還可以,網孔的兩端尺寸卻很小,容易導致嵌入血栓的過程失敗;此外在取栓支架移動過程中,血栓也有可能由取栓支架上脫落而造成取栓失敗或遠端正常血管栓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栓支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網孔具有狹窄區域而不能順利嵌入到血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該取栓支架的取栓裝置。
本實用新型中取栓支架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取栓支架,包括具有網孔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架本體,網孔由順次連接的前邊、第一過渡邊、后邊、第二過渡邊和第三過渡邊圍成,前邊、后邊平行設置,第一過渡邊由從前至后逐漸朝上傾斜的前半段和由前至后逐漸朝下傾斜的后半段組成,第三過渡邊與第一過渡邊的后半段形狀一致,第二過渡邊與第一過渡邊的前半段形狀一致。
本實用新型中取栓裝置的技術方案為:
取栓裝置,包括連接有支架輸送導絲的取栓支架,取栓支架包括具有網孔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架本體,網孔由順次連接的前邊、第一過渡邊、后邊、第二過渡邊和第三過渡邊圍成,前邊、后邊平行設置,第一過渡邊由從前至后逐漸朝上傾斜的前半段和由前至后逐漸朝下傾斜的后半段組成,第三過渡邊與第一過渡邊的后半段形狀一致,第二過渡邊與第一過渡邊的前半段形狀一致。
支架輸送導絲的前端連接有連接導絲,連接導絲具有供相應網罩導向移動裝配的導向段,導向段上間隔設置有限制網罩前后移動極限的前限位結構和后限位結構。
前、后限位結構上均設置有導絲標記。
導向段上導向移動裝配有所述網罩,網罩具有朝后的用于由前至后套設于所述取栓支架上的罩口。
網罩上連接有網罩導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中取栓支架的網孔由順次連接的前邊、第一過渡邊、后邊、第二過渡邊和第三過渡邊圍成,第一過渡邊由從前至后逐漸朝上傾斜的前半段和由前至后逐漸朝下傾斜的后半段組成,第三過渡邊與第一過渡邊的后半段形狀一致,第二過渡邊與第一過渡邊的前半段形狀一致,使得本網罩的網孔無需像現有技術中的菱形一樣的兩端具有狹窄區域,保證網孔足夠大而更容易嵌入到血栓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取栓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取栓支架與支架輸送導絲的配合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取栓支架的周向展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取栓裝置被送入到血栓位置時的示意圖;
圖5是回拉網罩后,網罩與取栓支架的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邵秋季;李天曉,未經邵秋季;李天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728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咬骨鉗
- 下一篇:取栓組件及使用該取栓組件的取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