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水上救人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66730.4 | 申請日: | 2016-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254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馮明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4C35/00 | 分類號: | B64C35/00;B64C39/02;B63C9/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水上 救人 無人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水上救人無人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水上救生救援僅僅局限于靠人力和一些簡單的器械下水去搜救溺水者,上述現有技術方案不僅耗費時間較長,效率較低,而且還無法保障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甚至有時出現救援人員與溺水者雙雙喪命的情況,因此人們亟需一種工作效率高、能夠保證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的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水上救人無人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水上救人無人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兩側分別設有水上螺旋推進器,所述水上螺旋推進器包括起降支架、與起降支架相連的起降板和動力裝置,所述起降支架為菱形伸縮架,所述起降板的內部為空心結構,所述機體的底部兩端設有透明的機艙,所述機艙內設有縱向分隔的隔板,以將機艙分隔為多個置物間,所述置物間內設有救援器材,每一所述置物間的底部設有透明的活動的艙門板,所述機艙的中間位于機體的底部上設有照明設備。
優選的,所述照明設備包括支架、瞄準器、探照燈和跟蹤器,所述支架和瞄準器安裝均在機體的底部,所述探照燈架設在支架的底端,所述探照燈與所述瞄準器相連。
優選的,所述菱形伸縮架為鈦合金材質,所述起降板為聚氨酯泡沫材質,所述起降板底部為弧形,所述起降板內部填充空心玻璃微珠填充聚合物合成深海高強浮力材料。
優選的,所述機體為碳纖維材質。
優選的,所述動力裝置包括螺旋推進動力電源、與螺旋推進動力電源連接的驅動電機以及與驅動電機相連的螺旋槳。
優選的,所述機體外部安裝有高清攝像頭,所述機體內部安裝有用于控制無人機工作狀態并實時傳輸圖像信息的飛控圖傳系統,所述高清攝像頭與飛控圖傳系統有線連接。
優選的,所述救援器材包括救生浮背或救生圈,每一所述置物間內均設有彈射器,所述救援器材與所述彈射器相抵靠設置。
優選的,所述探照燈為疝氣探照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穩定性好,可靠性佳,操作使用方便,設計新穎,實用性強,易于推廣應用。本實用新型設置水上螺旋推進器,并使水上螺旋推進器的降支架為菱形伸縮架,從而便于無人機在水上降落時能通過降支架支撐機體,避免機體進水,并且設置的起降板和動力裝置能使機體保持浮力,并具有自動性,利于無人機落水后的回收,同時在機體底部設置機艙,并在機艙內設置救援器材,使無人機在進行水上救援時,能方便的將救援器材投入水中,為落水者使用,且設有照明設備使光線從空中射下,降低了地面遮擋物影響光線可能性,并且通過瞄準器,可跟隨目標進行移動,有效的解決特殊環境下的光照問題,從而增加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使無人機配合救援的工作能更加快捷方便的順利展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整體側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機體10;
機艙101;
救援器材102;
水上螺旋推進器20;
起降支架201;
起降板202;
螺旋槳203;
照明設備30;
支架301;
瞄準器302;
探照燈303;
跟蹤器304;
高清攝像頭40;
彈射器50。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667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