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轉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61142.1 | 申請日: | 2016-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75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季漢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市淮揚紙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C3/18 | 分類號: | A47C3/18;A47C7/0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 地址: | 22300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旋轉座椅的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轉座椅。
背景技術
包裝行業中,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操作工將物料完成進料之后,啟動設備之后,設備便會自動完成,到時候只需操作工將物料取出設備即可。所以現在的操作工可以同時負責好幾臺設備,為了減少操作工的勞動強度,一般設備都成環形分布,這樣便能盡可能減少操作工來回走動的時間,提高效率。但是即使如此,操作工在一個班的生產過程中仍然需要不停走動,勞動強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旋轉座椅,通過將座椅設置于環形軌道上,從而可以使坐在座椅上的操作工沿環形軌道移動,使操作工在不用站起來移動的情況下對環形軌道附近的工位都能進行操作,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操作工的工作效率;通過齒輪A和齒輪B的嚙合,使得支撐立柱在移動過程中,側向可以有一定的保護,使座椅在移動過程中更加穩定;通過限位板的作用,使得座椅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使得操作工在某一位置工位進行操作的時候,保證座椅不會移動;通過彈簧的作用,便于操作工對纖維板的操作,壓下限位板的時候,座椅可以沿環形軌道移動,而自由狀態的限位板在彈簧作用下與齒輪B嚙合,再由于限位板與支撐立柱通過花鍵連接無法發生相對轉動,從而達到限位效果;環形軌道的橫截面為“凸”字型結構,與支撐立柱的底部減少接觸面積,并且通過滾球的作用,進一步降低了摩擦阻力。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旋轉座椅,包括椅面,所述椅面的底部設有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的底部設于環形軌道上,所述支撐立柱的底部設有與環形軌道匹配的弧形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支撐立柱的下部側壁設有環形凸起A,所述支撐立柱側壁外、位于環形凸起A的上方轉動連接有齒輪A,所述齒輪A與固定于環形軌道圓心位置處的齒輪B嚙合傳動。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齒輪A的內孔與支撐立柱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軸承分別位于內孔的兩端孔口位置處。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齒輪B的底部邊沿所在高度低于齒輪A的底部邊沿所在高度,所述環形凸起A側壁底部設有環形凸起B,環形凸起A側壁表面、位于環形凸起B與齒輪A之間位置處上下活動連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置于環形凸起A,所述環形凸起A通過花鍵與限位板連接,所述限位板面向齒輪B的一側端面為與齒輪B匹配的齒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環形凸起A外側壁、位于環形凸起B與限位板之間套置有彈簧。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板背向齒輪B的一側邊沿與支撐立柱軸心的距離大于齒輪A齒面與支撐立柱軸心的最大距離。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齒輪B的底部固定有支撐桿,所支撐桿表面與齒輪B軸心的距離小于齒輪B的齒槽與齒輪B軸心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環形軌道的橫截面為“凸”字形結構,所述弧形槽與環形軌道的頂部凸起部匹配。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環形軌道的凸起部頂面均勻分布有多個滾球,所述滾球轉動連接于環形軌道的凸起部頂面所設的弧形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轉座椅,通過將座椅設置于環形軌道上,從而可以使坐在座椅上的操作工沿環形軌道移動,使操作工在不用站起來移動的情況下對環形軌道附近的工位都能進行操作,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操作工的工作效率。
第二、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轉座椅,通過齒輪A和齒輪B的嚙合,使得支撐立柱在移動過程中,側向可以有一定的保護,使座椅在移動過程中更加穩定。
第三、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轉座椅,通過限位板的作用,使得座椅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使得操作工在某一位置工位進行操作的時候,保證座椅不會移動。
第四、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轉座椅,通過彈簧的作用,便于操作工對纖維板的操作,壓下限位板的時候,座椅可以沿環形軌道移動,而自由狀態的限位板在彈簧作用下與齒輪B嚙合,再由于限位板與支撐立柱通過花鍵連接無法發生相對轉動,從而達到限位效果。
第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轉座椅,環形軌道的橫截面為“凸”字型結構,與支撐立柱的底部減少接觸面積,并且通過滾球的作用,進一步降低了摩擦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椅面1,所述椅面1的底部設有支撐立柱2,所述支撐立柱2的底部設于環形軌道3上,所述支撐立柱2的底部設有與環形軌道3匹配的弧形槽4;所述支撐立柱2的下部側壁設有環形凸起A10,所述支撐立柱2側壁外、位于環形凸起A10的上方轉動連接有齒輪A7,所述齒輪A7與固定于環形軌道3圓心位置處的齒輪B6嚙合傳動;所述齒輪A7的內孔8與支撐立柱2通過軸承9轉動連接;所述軸承9分別位于內孔8的兩端孔口位置處;所述齒輪B6的底部邊沿所在高度低于齒輪A7的底部邊沿所在高度,所述環形凸起A10側壁底部設有環形凸起B13,環形凸起A10側壁表面、位于環形凸起B13與齒輪A7之間位置處上下活動連接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套置于環形凸起A10,所述環形凸起A10通過花鍵與限位板11連接,所述限位板11面向齒輪B6的一側端面為與齒輪B6匹配的齒形結構;所述環形凸起A10外側壁、位于環形凸起B13與限位板11之間套置有彈簧14;所述限位板11背向齒輪B6的一側邊沿與支撐立柱2軸心的距離大于齒輪A7齒面與支撐立柱2軸心的最大距離;所述齒輪B6的底部固定有支撐桿5,所支撐桿5表面與齒輪B6軸心的距離小于齒輪B6的齒槽與齒輪B6軸心的距離;所述環形軌道3的橫截面為“凸”字形結構,所述弧形槽4與環形軌道3的頂部凸起部匹配;所述環形軌道3的凸起部頂面均勻分布有多個滾球15,所述滾球15轉動連接于環形軌道3的凸起部頂面所設的弧形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市淮揚紙品有限公司,未經淮安市淮揚紙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611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拉西地平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維莫德吉及其中間體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