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上風電基礎防撞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57847.6 | 申請日: | 2016-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89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歐寅華;賴福梁;王磊;宋啟明;游先輝;范夏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新能海上風電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26 | 分類號: | E02B3/26;E02D27/4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上 基礎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上風電基礎防撞系統,屬于海上風電基礎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情況下,海上風電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風機基礎作為海上風電機組的支撐體系,在保證海上風電整體安全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風機基礎的保護工作也格外重要。
船舶撞擊風機基礎的概率雖然較低,但是一旦發生此類事故造成的損失卻難以想象,輕則基礎與船體破損,重則基礎倒塌、風機損壞、船體發生結構毀壞,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巨大。事故之后的間接損失也難以估算,基礎損壞后海上維修作業難度大,風險高,同時對風機發電也造成不利影響,減少發電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上風電基礎防撞系統,能夠有效保護基礎的同時避免船體損傷。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海上風電基礎防撞系統,包括位于中心的圓形基礎,位于基礎外圍套設有至少一個沿軸向排列的轉動防撞裝置,所述轉動防撞裝置包括可相對基礎轉動的轉動系統,位于轉動系統外圍設置有防撞層。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系統與基礎之間還夾設有固套于基礎外周部的墊板,所述轉動系統包括內圈和外圈,內圈與外圈之間通過滾動軸旋轉配合,內圈固定于墊板上。
進一步的,位于防撞層內側還設置有緩沖層,所述外圈固定于緩沖層內側。
進一步的,相鄰兩轉動防撞裝置之間留有間隙,并且墊板和緩沖層之間的端面上設置有止水環。
進一步的,所述防撞層外周部設置有凸起的凸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當船舶撞擊基礎時,防撞層會通過轉動系統圍繞基礎轉動,瞬間改變撞擊方向和船體位移方向,使船舶沿防撞裝置外側滑走,避免正面碰撞,同時減少作用在基礎上的能量,防撞層與緩沖層消耗部分撞擊能,從而減少船舶撞擊力,降低基礎與船舶的損傷程度。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俯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1-基礎、2-防撞層、3-墊板、4-內圈、5-外圈、6-滾動軸、7-導槽、8-緩沖層、9-止水環、10-凸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海上風電基礎防撞系統,包括位于中心的圓形基礎,基礎直徑為6.2m,位于基礎1外圍套設有至少一個沿軸向排列的轉動防撞裝置,所述轉動防撞裝置包括可相對基礎轉動的轉動系統,位于轉動系統外圍設置有防撞層2,當船舶撞擊基礎時,防撞層會通過轉動系統圍繞基礎轉動,瞬間改變撞擊方向和船體位移方向,使船舶沿防撞系統外側滑走,在防止基礎被撞壞的同時也應盡可能的保護船舶,在事故發生時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在本實施例中,防撞層的防撞材料可以采用橡膠、木材、塑料、泡沫、聚氨酯等材料,也可以布設多層阻尼耗能元件和耐撞材料。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轉動系統與基礎1之間還夾設有固套于基礎1外周部的墊板3,墊板3采用鋼材制成,所述轉動系統包括內圈4和外圈5,內圈4與外圈5之間通過滾動軸6旋轉配合,內圈4固定于墊板3上,內圈4和外圈5上設置有用以滾動軸6導向的導槽7,導槽7內填涂有潤滑劑。
在本實施例中,位于防撞層2內側還設置有緩沖層8,緩沖層8采用橡膠,所述外圈5固定于緩沖層內側。
在本實施例中,相鄰兩轉動防撞裝置之間留有0.1m的間隙,并且墊板和緩沖層之間的端面上設置有止水環,形成防水保護,防止海水進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防撞層2外周部設置有凸起的凸部10,利于轉矩產生,當船舶撞擊基礎時,防撞層更容易產生轉動。
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新能海上風電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新能海上風電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578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