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55222.6 | 申請日: | 2016-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2853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潘麗;胡芳;王崢;田偉軍;王煒;王蓉;柴旭;楊志強;劉毓健;劉天舒;郭昊;周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25/14 | 分類號: | A61M25/14;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12103 | 代理人: | 孫喬喬 |
| 地址: | 300052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腹腔 沖洗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將介質輸入人體內或輸到人體上的器械,具體是一種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
背景技術
腹腔沖洗是通過對感染腹腔的機械清洗作用,徹底清除腹腔內壞死組織、滲液、積血、膿液及漏入腹腔的膽汁、腸液、胰液等,從而減少腹腔內細菌數量,去除腐蝕性消化液,減少腸粘連和膿腫的形成,防止組織和血管的腐蝕,降低感染加重和出血的風險,控制疾病的進展,縮短康復過程,減少患者經濟支出,并給二次手術創造良好的腹腔條件。
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路有兩種,一種是手工制作的雙套管路,即將較粗的引流管腹腔外端剪孔,將較細的管路經此孔置入引流管內,并在引流管的腹腔端剪出多個側孔以便引流;第二種是成品雙套管路,有出入兩個腔。這兩種管路都是經入口管沖入液體,出口管接負壓引流,持續沖洗腹腔,達到治療的目的。
上述兩種管路在臨床使用中,醫護人員需要密切觀察并保持沖洗有效,其中負壓壓力值可從壓力表直接讀出,引流效果必須從引出液體量、速度、引流液性質來判斷。但是由于管路的密閉性、負壓大小、液體沖入速度及腹腔內滲出液量的影響,在負壓引流瓶中并不能隨時看到液體流出,只能將一段時間內引出及沖入量進行對比,如有異常再進行調整,這樣可能造成腹腔內滯留大量沖洗液,影響治療效果或出現相關并發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現有的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存在的上述問題,所提出的一種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以及從引流管側壁插入的沖洗管,所述引流管和沖洗管形成盲端的頭部的側壁上均設置有多個側孔,在所述引流管的尾端活動連接有兩端縮徑的中空接頭,所述中空接頭的側壁上還連接有帶有調節器的排氣管;所述沖洗管和排氣管的尾端均設置有密封塞。
所述側孔均布于引流管和沖洗管的頭部側壁上。
所述中空接頭兩個縮徑端的直徑小于引流管的直徑。
所述密封塞通過連接件連接在沖洗管和排氣管的尾端。
本實用新型獲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的排氣管及其上調節器的設置可根據臨床的實際需要隨時調節空氣流量,平衡雙套管內的壓力,保證了腹腔沖洗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可大大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經濟支出;而且本實用新型的排氣管距離雙套管腹腔出口約20cm,不會增加逆行感染的風險。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操作方便,充分滿足了臨床的需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引流管; 2.沖洗管;
3.側孔;4.中空接頭;
5.排氣管;6.密封塞;
7.調節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腹腔雙套沖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1以及從引流管1側壁插入的沖洗管2,所述引流管1和沖洗管2形成盲端的頭部的側壁上均設置有多個側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1的尾端活動連接有兩端縮徑的中空接頭4,所述中空接頭4的側壁上還連接有帶有調節器7的排氣管5;所述沖洗管2和排氣管5的尾端均設置有密封塞6。
所述側孔3均布于引流管1和沖洗管2的頭部側壁上。
所述中空接頭4兩個縮徑端的直徑小于引流管1的直徑。
所述密封塞6通過連接件連接在沖洗管2和排氣管5的尾端。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首先將中空接頭4連接在引流管1的尾端,打開排氣管5尾端的密封塞6,并使用調節器7將空氣流量調到最小,再將吸引器連接管(未圖示)連接于中空接頭4的另一端,最后打開沖洗管2尾端的密封塞6,將沖洗液接入沖洗管2。連接負壓后,吸引器連接管內出現持續的水柱波動,說明負壓引流持續有效;當水柱波動減弱或消失時,說明管路連接故障或負壓缺失,這時使用調節器7加大空氣流量即可。本實用新型在不進行沖洗時,可去掉中空接頭4,將吸引器連接管直接與引流管1進行連接,更加方便了雙套管的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未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552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