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三級式化糞池有效
申請號: | 201620851594.1 | 申請日: | 2016-08-08 |
公開(公告)號: | CN2064379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發明(設計)人: | 洪樹虎;衛俊良;唐勝強;沈飛達;任凱;孫微;耿奮華;陳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合思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沈振濤 |
地址: | 214257 江蘇省無錫市高塍鎮遠***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三級 化糞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處理設備,特別涉及一種新型三級式化糞池。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生活污水處理廠不斷興建,但主要集中在城市,農村生活污水尚未得到處理。目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將生活污水納入市政管網;二是建立污水就地處理設施。在市區人口密集區域,提高管網收集覆蓋率,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能力無疑是正確的選擇,而在城市遠郊和廣大農村地區集中管網無法通達,即使能夠隨主要道路延伸,接管費用和長途污水泵站輸送、運行費用都非常高,單位污水處理成本也大大提高。因此,農村生活污水多采取就地處理的方式。化糞池作為一種簡便的、無需耗能的污水就地處理設施被廣泛的使用,其中,以三級式化糞池的使用最為廣泛。
三級化糞池通常由相連的三個池子組成,中間由過糞管聯通,主要是利用厭氧發酵、中層過糞和寄生蟲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通常包括過濾沉淀、厭氧發酵、固體物分解、糞液排放等步驟。然而,現有三級式化糞池的過濾、除COD、降總氮效果不佳,尤其是對于一些高氨氮的污水處理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技術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三級式化糞池。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三級式化糞池,包括第一級化糞池、第二級化糞池、第三級化糞池;所述第一級化糞池和第二級化糞池內分別設有填料;所述第三級化糞池頂部設有通風管;所述第三級化糞池內設有動態膜組件;所述動態膜組件設于第三級化糞池中上部,其部分位于第三級化糞池的最高液面以上、部分位于第三級化糞池的最低液面以下。
作為改進,所述動態膜組件包括基材和形成在基材上的動態膜;所述基材為大孔基材。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基材為海綿、濾網、無紡布、多孔陶瓷、燒結金屬網、金屬纖維燒結氈、粉末燒結材料、燒結多孔塑料、燒結鋁氧化物、棉織物、毛織物、絲織物、合成纖維織物、玻璃纖維織物、非織造纖維織物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基材的縱截面為空心圓環,其外徑為40-150毫米、內徑為10-30毫米,高為0.1-3米;優選地,其外徑為40-100毫米、內徑為10-30毫米,高為0.3-1米;更優選地,其外徑為40-60毫米、內徑為10-30毫米,高為0.4-0.6米;最優選地,其外徑為50毫米、內徑為20毫米,高為0.5米。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動態膜自外而內依次包括過濾吸附層、厭氧反應層和反硝化反應層。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動態膜組件的形成和應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動態膜的形成:將廢水持續通過基材1-7天即在基材表面形成動態膜,具體為:污水由外至內向基材中滲透,同時在基材表面吸附一些較大顆粒的雜質和污泥,形成初生動態膜;運行一段時間后初生動態膜表面繼續吸附雜質和污泥形成過濾吸附層,初生動態膜內部形成一層致密的污泥層并生長厭氧菌即為厭氧反應層,初生動態膜最內部生長反硝化細菌即為反硝化反應層,至此形成表面附著動態膜的基材即為動態膜組件;
(2)廢水處理:污水流經過濾吸附層在過濾吸附層內過濾;再流經厭氧反應層在厭氧菌的作用下發生厭氧反應,將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最后流經反硝化反應層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厭氧反應層提供的碳源,對廢水脫氮。、
步驟(1)和步驟(2)中,廢水依靠重力自然通過動態膜,廢水通過動態膜內的時間為0.5-10h。
作為另一種改進,還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進水口與動態膜組件出水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所述化糞池處理農村污廢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農村污廢水依次經第一級化糞池缺氧發酵處理,第二級化糞池好氧發酵處理;
(2)步驟(1)處理后的污廢水流入第三級化糞池內,污廢水滲透進動態膜內,浸沒在水中的動態膜表面上發生厭氧、缺氧反應,暴露在空氣中的動態膜表面上發生缺氧、好氧反應;污水中的游離氨在動態膜表面上易揮發,使污廢水中氨氮降低;
具體而言,浸沒在水中的動態膜表面上發生以下反應:
(2.1)第三級化糞池出水由外至內向動態膜中滲透,過濾吸附層吸附一些較大顆粒的雜質和污泥;
(2.2)再流經厭氧反應層在厭氧菌的作用下發生厭氧反應,將大分子的有機物分解;
(2.3)最后流經反硝化反應層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利用厭氧反應層提供的碳源,對廢水脫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合思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合思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5159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離心式水源熱泵的水軟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河道修復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