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濕型砂緊實率?含水量?濕強度三參數快速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45207.3 | 申請日: | 2016-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929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石德全;康凱嬌;高桂麗;李大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00 | 分類號: | G01N27/00;G01N1/28;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龍江省哈爾***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型砂 緊實 含水量 強度 參數 快速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濕型砂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濕型砂緊實率-含水量-濕強度三參數快速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濕型砂的性能直接影響鑄型的質量,進而影響鑄件的質量。據統計,有超過65%的鑄件廢品是由于濕型砂質量問題引起的。為了獲得高質量的濕型砂,必須對濕型砂的性能參數進行測試,其中,緊實率、含水量和濕強度是濕型砂三個重要的指標。緊實率是指型砂緊實前后的容積減少率,在用標準樣筒測定時,是指砂樣緊實前后高度的減少率;含水量是指濕型砂中所含水分的多少,可用烘干稱重法、電阻法或電容法測量;濕強度是濕型砂試樣在破壞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目前雖然發展了多種有關緊實率、含水量和濕強度參數的實驗室用測量裝置,但是有的測量裝置體積龐大、結構復雜,不適合實驗室內的使用,有的測量裝置雖然體積較小,但測量濕型砂參數比較單一,因此,有必要發展結構簡單且能進行濕型砂多參數檢測的裝置,滿足實驗室測量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實驗室用濕型砂測量裝置結構復雜及測量參數單一化的問題,提供一種濕型砂緊實率-含水量-濕強度三參數快速檢測裝置。
濕型砂緊實率-含水量-濕強度三參數快速檢測裝置,它包括下樣筒、上樣筒、輔助樣筒、砂位檢測電極、加砂槽、振動篩、壓實制樣缸、位移測量單元、濕強度和退樣加載缸、制樣壓頭、壓力傳感器、濕強度測量和退樣壓頭、上樣筒驅動缸、下樣筒驅動缸、底板、圓形退樣孔、含水量測量電極。
所述的含水量測量電極為一對圓弧形電極、且鑲嵌于所述的下樣筒的內部,所述的下樣筒與所述的下樣筒驅動缸的伸出桿剛性連接,所述的上樣筒與所述的上樣筒驅動缸的伸出桿剛性連接,所述的上樣筒位于所述的下樣筒的上部,共同構成濕型砂試樣筒,所述的輔助樣筒位于所述的上樣筒的上部、且固定不動,所述的砂位檢測電極是一對圓弧形電極、且對稱的鑲嵌于所述的輔助樣筒的內壁上,所述的加砂槽位于所述的振動篩的底部、且其出口端位于所述的輔助樣筒的上部,所述的制樣壓頭剛性固定在所述的壓實制樣缸的伸出桿的端部,所述的位移測量單元的測桿與所述的壓實制樣缸的伸出桿連接,所述的濕強度測量和退樣壓頭同軸剛性固定在所述的壓力傳感器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同軸剛性固定在所述的濕強度和退樣加載缸的伸出桿的端部,所述的底板的兩端剛性固定不動、且位于所述的下樣筒的底端,在所述的底板上開有所述的圓形退樣孔,所述的圓形退樣孔的中心軸線與所述濕強度測量和退樣壓頭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的下樣筒、上樣筒、輔助樣筒、制樣壓頭的中心軸線均重合。
優選的:所述的下樣筒的直徑為50mm、高度為50mm,所述的上樣筒的直徑為50mm、高度為70mm,所述的輔助樣筒的直徑為50mm、高度為30mm。
優選的:所述的濕強度測量和退樣壓頭的下部直徑為30mm、高度為50mm,所述的濕強度測量和退樣壓頭的上部直徑為48mm、高度為5mm,所述的制樣壓頭的直徑為48mm、高度為5mm,所述的圓形退樣孔的直徑為52mm。
優選的:所述的含水量測量電極的高度為50mm、材料為鈹青銅,所述的砂位檢測電極的高度為5mm、材料為鈹青銅。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通過下樣筒、上樣筒和輔助樣筒的配合,完成濕型砂制樣,通過位移測量單元、壓力傳感器和含水量測量電極可測得濕型砂的緊實率、濕強度、含水量,本裝置不但具有多參數檢測功能,而且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濕型砂緊實率-含水量-濕強度三參數快速檢測裝置的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1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1,濕型砂緊實率-含水量-濕強度三參數快速檢測裝置,它包括下樣筒1、上樣筒2、輔助樣筒3、砂位檢測電極4、加砂槽5、振動篩6、壓實制樣缸7、位移測量單元8、濕強度和退樣加載缸9、制樣壓頭10、壓力傳感器11、濕強度測量和退樣壓頭12、上樣筒驅動缸13、下樣筒驅動缸14、底板15、圓形退樣孔16、含水量測量電極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452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