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表密封殼及智能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39904.8 | 申請日: | 2016-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32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譚文勝;戴龍陸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柏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1/24 | 分類號: | G01D11/24;G01D11/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365 | 代理人: | 謝偉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密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表領域,具體涉及智能表密封殼及智能表。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智能表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比如智能水表、智能氣表等等,智能表相對于傳統的機械表而言,具有測量精度高的優點,并且便于數據的后續處理分析;但另一方面,由于采用智能的電路模塊,其防水性要求較高,對于在水下環境中使用的智能表更是如此。
在密封殼的殼主體上需要安裝密封端蓋,現有的大部分作法是:密封端蓋通過螺紋方式與殼主體進行連接,采用螺紋連接結構會帶來以下缺陷:
1、在進行旋擰時會對密封圈造成損壞或移位,影響到密封效果;
2、螺紋會帶有傾斜角度,會影響到密封圈不同位置的擠壓力度,力度過大會損壞密封圈,力度過小會密封不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表密封殼及智能表,本實用新型可以更好的保證整個智能表的密封效果,防水等級更高。
其技術方案如下:
智能表密封殼,包括殼主體、第一壓環、透明板、第二壓環,殼主體的其中一端為第一開口,在殼主體的第一開口處、第一壓環上、第二壓環上均設有連接孔,連接件穿過第一壓環與殼主體的連接孔,并將第一壓環連接在殼主體的第一開口處,第一壓環與殼主體第一開口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連接件穿過第一壓環與第二壓環的連接孔,并將第二壓環連接在第一壓環上,第一壓環、第二壓環至少其中之一相對的一側下凹形成安裝凹部,所述透明板位于第一壓環與第二壓環之間的安裝凹部,在第一壓環與透明板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壓環具有第一法蘭、第一側壁,第一側壁的徑向尺寸小于第一法蘭的外徑,第一側壁外表面設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設于該第一密封槽內且與所述殼主體接觸;所述連接孔設于第一法蘭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法蘭徑向向內延伸形成內環,在內環朝向所述第二壓環一側設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設于該第二密封槽內且與所述第一壓環接觸。
進一步的,在所述殼主體的密封外壁設有第一過線孔,該第一過線孔為臺階孔,其外端直徑大于內端直徑,在該臺階孔內放有第三密封圈,第一過線孔的外端設有內螺紋,壓緊件上設有與前述內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壓緊件的中部設有第二過線孔;在所述殼主體的密封外壁連接有外固件,該外固件蓋住所述壓緊件,外固件上設有第三過線孔。
進一步的,在所述外固件上第三過線孔位置固接有導線保護管。
進一步的,還包括有固定撐管,該固定撐管具有固定端及連接端,固定端與連接端呈170度至130度彎折,固定端及連接端均具有連接法蘭,連接端的連接法蘭與所述殼主體的密封外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殼主體呈筒狀結構。
智能表,包括控制電路板及前述密封殼,電路板位于所述密封殼內,控制電路板具有顯示模塊,該顯示模塊與所述透明板相對應。
需要說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一…”不代表具體的數量及順序,僅僅是對于部件名稱的區分。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1、在殼主體的第一開口處需要密封并設置透明板用于對智能表的顯示進行觀察,此處由第一壓環、透明板、第二壓環形成端部的密封結構,主要是為了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理由如下:
A、對于傳統結構而言,端蓋是采用螺紋的方式密封殼主體部分連接,采用螺紋的方式連接,一方面,在進行旋擰時會對密封圈造成損壞或移位,影響到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螺紋會帶有傾斜角度,會影響到密封圈不同位置的擠壓力度,力度過大會損壞密封圈,力度過小會密封不嚴;
B、本方案的密封結構是采用第一壓環、第二壓環的結構進行密封,在安裝時,連接件穿過連接孔將第一壓環、第二壓環安裝于殼主體上,避免通過螺紋旋擰而帶來的缺陷,減少對第二密封圈的損壞或移位,盡可能的保證第二密封圈各處受力均勻,密封效果更好;
C、第一壓環或第二壓環相對的一側設有安裝凹部,用于將第二密封圈置于該安裝凹部內,通過設置該安裝凹部的深度即可精確的控制第二密封圈的壓緊量,減少安裝時的人為因素,密封效果更好。
2、第一壓環具有第一法蘭、第一側壁,第一法蘭方便連接件的固定,第一側壁外表面用于安裝第一密封圈,該第一密封圈與殼主體的內壁配合密封。
3、第一壓環上還具有內環,其第二密封槽內可以放置第二密封圈,該第二密封圈與透明板配合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柏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柏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399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霾表外殼
- 下一篇:智能表密封殼及智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