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窨井智能雙重防盜鎖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36467.4 | 申請日: | 2016-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577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啟專 | 申請(專利權)人: | 優尼可而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4 | 分類號: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窨井 智能 雙重 防盜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窨井鎖盒,具體的涉及一種窨井智能雙重防盜鎖盒。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大多數光纜,線纜,電纜,等通信通電線材在城市的分布規劃下,基本都隱藏于地下,此時地下也形成了一個線路網,在接頭處交匯處都會設有便于需找實施的窨井,俗稱地下工作室。通過窨井地下穿線布線維修維護等都很方便,但同時也給有些不軌之人帶來了邪念,通過普通窨井蓋破壞挪動進行盜竊國家財產通信及通電線纜貴重金屬之類的線材,此舉給社會群眾家政府職能部門帶來諸多困擾。
現如今最多的都是普通窨井蓋,起不到井蓋防盜作用和井下公共線纜被盜的防護;且現有相關匹配的技術在此存在一定的缺點:防腐差、易滲漏,最終導致鎖盒內部設備易損壞、使用壽命降低。由于部分窨井蓋安全裝置主軸運動是通過凸輪裝置和滑塊機構,凸輪和滑塊的運動中的位置變形,導致主軸容易卡死,易出現鎖盒不能打開/關閉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窨井智能雙重防盜鎖盒,該防盜鎖盒有效解決現有窨井鎖盒的防盜功能不足、鎖盒內部設備易損壞等上述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窨井智能雙重防盜鎖盒,其包括鎖盒體、鎖盒蓋和鎖機構,所述鎖盒體對應兩端均設有通孔,且鎖盒體內固定設有鎖機構;鎖盒體內還固定設有監控裝置和限位鎖機構,且限位鎖機構與監控裝置通過線纜相連接,其中監控裝置通過限位鎖機構控制鎖機構的鎖死動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鎖機構包括齒輪、鎖桿A和鎖桿B,其中,鎖桿A和鎖桿B相互平行,且所述鎖桿A和鎖桿B的一端均為齒條,鎖桿A和鎖桿B的另一端分別穿過鎖盒體兩端的通孔;其中,鎖桿A和鎖桿B上的齒條同時與齒輪相適配;鎖盒體外側齒輪軸一端設有旋轉把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鎖桿A和鎖桿B的齒條端對應鎖盒體上分別設有固定塊A和固定塊B;其中,鎖桿A可相對固定塊A滑動,鎖桿B可相對固定塊B滑動;且固定塊A和固定塊B分別固定設于齒輪兩側。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限位鎖機構包括電磁鐵和拉桿;其中,拉桿一端固定設有電磁鐵,拉桿另一端設有導向塊;且拉桿可相對導向塊滑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限位鎖機構固定設于鎖盒體內鎖桿B的一端,且該鎖桿B上對應位置上設有凹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等于拉桿對應尺寸;且凹槽設于鎖機構完全鎖死情況下,拉桿延長線對應鎖桿B上的位置處。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定塊B上設有感應器B,導向塊上設有感應器A,且所述感應器A和感應器B均與監控裝置相互傳輸信息。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鎖桿和齒輪軸均通過導套與鎖盒體或鎖盒蓋密封連接;鎖盒體與鎖盒蓋封閉處設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鎖盒體為一體成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該防盜鎖盒還設有遙控設備,且該遙控設備控制限位鎖機構的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窨井鎖盒適用于所有大小類窨井口的安全防護,具有防腐、防滲漏優點;且可實現雙重防盜功能:通過鎖機構進行基本鎖定;通過監控裝置和限位鎖機構實現二次上鎖,進一步鎖定、防盜;實現安全防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鎖盒體內側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右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鎖盒體,2-鎖盒蓋,3-監控裝置,41-齒輪,42-鎖桿A,43-鎖桿B,44-齒條,45-齒輪軸,46-旋轉把手,47-固定塊A,48-固定塊B,51-電磁鐵,52-拉桿,53-導向塊,6-凹槽,71-感應器A,72-感應器B,8-導套,9-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2所示,一種窨井智能雙重防盜鎖盒,其包括鎖盒體1、鎖盒蓋2和鎖機構,所述鎖盒體1對應兩端均設有通孔(未示出),且鎖盒體1內固定設有鎖機構;鎖盒體1內還固定設有監控裝置3和限位鎖機構,且限位鎖機構與監控裝置3通過線纜相連接,其中監控裝置3通過限位鎖機構控制鎖機構的鎖死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優尼可而機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優尼可而機械(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364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