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椎間盤穿刺注射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834961.7 | 申請日: | 2016-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1980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格蘭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17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椎間盤 穿刺 注射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具領域,具體是一種椎間盤穿刺注射針。
背景技術
當前,椎間盤造影是椎間盤退變性疾病的常用檢查手段,在進行椎間盤造影時需要先對椎間盤進行穿刺,然后向椎間盤內注射造影劑。椎間盤穿刺時,穿刺醫師需要先在透視下進行定位,然后局部麻醉后在透視引導下,穿刺針依次穿過皮膚、肌層和外層纖維環后進入髓核中央。而現有的椎間盤穿刺針由于沒有控制刺入深度的結構,因此造成穿刺過程中需要反復透視和反復穿刺進而確定穿刺深度,如果穿刺過深會加重患者的椎間盤損傷,此外在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過程中有時會采用臭氧注射椎間盤消融術來進行治療;而現有造影用的穿刺針功能單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椎間盤穿刺注射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椎間盤穿刺注射針,包括針座、針體、限位板和弧形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座的左端固設有針體,針體的左端設有針尖,針體上從左往右設有一個刻度條,針體的內部設有圓形針管道,圓形針管道的左端設有弧形管道,且針體的左側邊設有出口;所述針體的左側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右端與針體貼合,限位板為三角板裝結構,限位板的左端截面為矩形,限位板的厚度為0.2-0.3毫米,限位板左端距離針尖的距離為3.0-9.5毫米,此外限位板的上端均設有刃口。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寬度從左向右逐漸減小。
進一步的:所述弧形管道與圓形針管道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置的限位板能夠減少穿刺國度現象的發生,從而減小穿刺對病人帶來的額外傷害,提高了穿刺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椎間盤穿刺注射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椎間盤穿刺注射針,包括針座2、針體1、限位板5和弧形管道7,所述針座2的左端固設有針體1,針體1的左端設有針尖8,針體1上從左往右設有一個刻度條4,針體1的內部設有圓形針管道3,圓形針管道3的左端設有弧形管道7,弧形管道7與圓形針管道3連通,且針體1的左側側邊設有出口6;所述針體1的左側設有兩個對稱設置的限位板5,限位板5的寬度從左向右逐漸減小,且限位板5的右端與針體1貼合,限位板5為三角板裝結構,限位板5的左端截面為矩形,限位板5的厚度為0.2-0.3毫米,限位板5左端距離針尖8的距離為3.0-9.5毫米,此外限位板5的上端均設有刃口9;使用時,先將椎間盤的外表皮微擴張,然后在注射針內插入針芯,將本注射針放置在透視環境下并插入到患者椎間盤內,通過針體1上的刻度就能夠知道針體1插入的深度,由于限位板5的左端為矩形結構,從而使得限位板5不會穿過纖維環,從而防止穿刺過深現象的出現;此外當穿刺結束后,將針芯抽出,在將注射臭氧的針管插入到針體1內,臭氧注射針從側邊的出口出料,從而使得臭氧注射針能夠到達椎間盤突出位置處。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格蘭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格蘭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83496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視化椎間孔醫療穿刺針
- 下一篇:可調式一次性埋線針





